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家园

文章导航

  给凤凰的翅膀、龙的舌根装上弹簧,

  风一吹,就会发出“铃、铃、铃”的响声

  应华升:子承父业锡雕缘

  □记者 王靖宁

  在芝英街道后城大街上,循着清脆的“啪哒,啪哒”的敲打声,记者找到这家开了近三十年的“业根锡艺”店铺。店面不大,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堆满了木头锤子、錾子、锡片等工具和原材料。应华升就是这家店铺的主人。

  16岁跟父亲学打镴

  手艺精益求精

  应华升出生在锡雕世家,他的父亲应业根13岁就跟着师傅奔波在大江南北。由于应业根脑子活,双手灵巧,很快就成了一名颇有名气的锡雕艺人。

  应华升16岁那年,开始跟着父亲挑着扁担走街串巷上门加工、制作各种锡器。“那时候我和父亲一人担着一副扁担,扁担的一头是一个箩筐,里面放着各种制作锡器的工具和锡片,另一头是一个木制的坐箱,我们就坐在这木箱上打镴。”应华升回忆道,当年跟着父亲跑得最多的地方就是绍兴,因为父亲已有些名气,所以生意还不错。“那时候打镴都是上门制作的,吃住都在百姓家,做的锡器也大多是烛台、水壶等日常用品,当作女儿出嫁时的嫁妆。”回忆起学手艺跑生意的这几年,应华升不禁感叹很辛苦但也很值得。

  在跟随父亲学习打镴的这几年,应华升除了学到扎实的打镴手艺外,也学到了父亲做手艺精益求精的风格。“我父亲一直坚持用99.9%的纯锡制作锡雕,我也一样。”应华升介绍,过去的锡器因为含铅量高,容易变黑,改用纯度较高的锡制作的锡器,则不会变色。“但纯锡在烧制过程中对温度掌握的要求很高,如果把握不准,制作出来的锡器就容易出现漏水等现象。”应华升说。

  曾放弃锡雕手艺

  北京之行后重操旧业

  2000年,市场上出现了工厂化生产的锡器,应华升觉得手工制作锡雕没有什么前途,就和妻子陈笑于改行做起了钢材生意,钢材生意做得也是红红火火。

  2008年,永康锡雕被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应业根也被选为这一行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我做生意的这几年,我父亲怕我不接他的班,不止一次跟我念叨,这门手艺千万不能失传。”应华升回忆,父亲得知他被选为锡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后,一定要让他陪自己到北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演,希望这次北京之行改变他对锡雕的看法。展演中,应华升和父亲遇到了当时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周和平,一番交谈过后,周和平极力劝说应华升继承锡雕手艺。

  “一方面是父亲和领导的劝说,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锡雕产品未来的潜力。”回到永康后,应华升回心转意操起“旧业”,将原先的钢铁生意全部交给了妻子打理,“钢铁生意当时很赚钱,所以那时候很多人不理解,说我老板不做,回来做手艺。我的回答是:这门手艺可不一般,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陈出新

  打造高端锡器工艺品

  父亲去世后,应华升继承了父亲的手艺,也继承了芝英街道市场父亲留下的那间“业根锡艺”店。店里的橱窗里展示着龙、凤、仙鹤等锡雕作品,个个栩栩如生。为了提升锡雕作品的欣赏价值,应华升还对部分作品进行创新,譬如在制作“龙凤呈祥”时,应华升会在凤凰的翅膀、龙的舌头根部,甚至是树叶根部都添加了细小的弹簧,只要有风吹过,翅膀、龙的舌头和树叶都会随风舞动,发出“铃、铃、铃”的响声。

  在应华升的锡雕收藏室中,一把手柄上镶嵌着红木,壶盖上点缀着精美的小叶紫檀的锡雕茶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完成这把茶壶至少要花5天时间,全部都是手工活,按现在的售价,这把茶壶值5000元。我把这一系列的茶壶取名叫千捶壶,因为壶身表面的纹理要经过上千次的捶打。”应华升介绍,这个系列的锡雕茶壶制作比较复杂,大的工序就有10多道,首先要将锡条原料熔化,铸压成片,然后根据需要将锡板剪成各种形状,再经过敲打、焊接、搓刮、组合、雕花等工序,才能打造出一件精美的锡雕茶具。如今,应华升把他的作品定位于高端工艺品,制作的茶壶也主要用于收藏,“很少有年轻人会来买龙凤烛台,但这种锡雕茶壶却很受大家的欢迎。”

  近日,应华升被评为金华市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家。“锡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一定会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业根锡艺’这个招牌也一定不会没落。”谈起未来的发展,应华升很自信。

  看你每天起早摸黑制作各种锡器,我感到很自豪。你对待锡雕的执着、认真的精神值得全家人学习!

  ——妻子 陈笑于

  我将来出嫁一定要带上你做的锡雕作品,我会告诉所有人,这是我家的传家宝!也希望你在忙碌的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

  ——女儿 应陈恺梦

  我从你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工匠精神,脚踏实地,不断创新,追求完美。这精神也影响了我,我会跟你学习锡艺,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儿子 应陈凯翔


永康日报 家园 00009 2017-07-26 永康日报2017-07-2600011;永康日报2017-07-2600012;永康日报2017-07-2600013;61646;永康日报2017-07-2600010;61648|;61799;61797;永康日报2017-07-2600014;永康日报2017-07-2600015;永康日报2017-07-2600016;永康日报2017-07-2600017 2 2017年07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