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整治乱堆乱放 宣传垃圾分类
开发区“垃圾革命”提升乡村颜值
“垃圾堆不见了,乱堆乱放的也被清理了,房前屋后的环境看起来就清爽多了。”18日傍晚,趁着太阳下山,经济开发区雅应村村民应大妈走出空调房,在村里转悠。看着村里变整洁的样子,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整治乱堆乱放,热情与夏日高温一样高
□记者 徐敏
“昨天5点钟,村支书应德宝就带领党员干部对村里房前屋后乱堆乱放进行了集中清理和整治,还向大家都发放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单和小扇子。做这么多,其实就是要希望把村里搞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最终得实惠的是我们自己,大家应该举双手支持。”应大妈说着,还提醒了一名正在抽烟的外来小伙子,不要将烟头随地乱扔,糟蹋大家辛苦劳动的成果。
“雅应村只是开发区整治乱堆乱放,宣传垃圾分类的其中一个缩影。” 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鹏告诉记者。自开发区组织到浦江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后,荆山陈村、山头徐村、下堰头村、大坟山沿村等村纷纷开始行动,对照先进找差距,定好目标抓落实,以第二个“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从乱堆乱放整治、垃圾分类宣传入手,在村里开展了一场空前的乡村“垃圾革命”,提升村庄环境的颜值。
在山头徐村,村支书卢龙叶顶着烈日高温,带领村里“巾帼女将”,当起了整治乱堆乱放的主力军,齐心协力大清理,扮靓村庄(见上图)。
在荆山陈村,党员干部齐动手,对村里返还地区块村民乱堆乱放的情况进行集中整治,一个上午就清理了39户村民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清理清运出9车杂物垃圾。
在下堰头村,村两委与党员、村民代表一起,对全村的乱堆乱堆和一些卫生死角的陈年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大家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与夏日的温度一样高。
干净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干净是美丽乡村的前提。开发区各村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又是一次难得的全村总动员。很多村民看着党员干部带头干,不顾高温酷暑搞卫生,内心触动很大,纷纷主动加入维护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的队伍中。
垃圾分类工作,列入村规民约网格管理
记者了解到,连日来,杜山头村、荆山陈村等村的村两委当起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员,向村民和村里的经营户、外来租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以及小扇子等纪念品,让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大坟山沿村两委已向每户村民分别发放了新购置的垃圾桶,每户村民配发一组分类垃圾桶,每组2个,一个可腐烂垃圾桶,一个不可腐烂垃圾桶,以便更好地倡导村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开发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始终坚持“党建+”模式,要求各村以党支部为龙头,成立各项工作创建小组,将美丽乡村建设、街角小品打造、垃圾分类工作列入村创业承诺考核内容,并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村规民约,按网格制度责任到人,确保“格格有人管、格格抓落实”。
“垃圾分类说简单也简单,随手分一下;说难主要是难在改变习惯,需要大家时时讲天天督,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改变人们习惯,真正改变村庄环境,真正做到垃圾分类。”17日晚7点半,吴鹏用微信在“开发区农村工作群”发布了一条信息,立即得到了各联村干部的支持。
“微信是个很好的交流工具,大家对美丽乡村建设、街角小品打造、垃圾分类工作有什么好的想法建议,或者工作开展中遇到困难,都可以通过微信群相互交流,集思广益。” 吴鹏说。
吴鹏告诉记者,街角小品和垃圾分类都为更好地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每家每户的每个宅院,只有全民发动起来,把美丽灌输、根植、细化到每家每户,各村的环境面貌才能真正实现从“干净”到“整洁”向“美丽”的转变。
下一步,开发区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倒排时间、快速推进,让垃圾成堆的现象逐渐消失,重点打造以“一路一溪”为主轴的东区美丽乡村风景线,让美丽、宜居、整洁的新农村画卷在开发区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