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发现

文章导航

  飞瀑送清凉 石狮望太阳 千年樟树守村口

  古竹畈:藏在杨溪水库边的避暑天堂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对庐山瀑布美的诠释。其实,在我市方岩镇古竹畈村,也有一条瀑布有着这样的意境。村民沈振阳说,古竹畈村的仙岩瀑布落差达50米,还有“石狮望太阳”奇石和一棵千年古樟。

  从城区到古竹畈村约有30公里的路程,乘坐城乡公交可直达,自驾车前往用时40分钟左右。从该村的公交车站点往右拐,过小桥即见两条路,往左达古竹畈村的下沈自然村,可观赏古樟和石狮望太阳的奇石,往右走可赏仙岩飞瀑。

  □记者 周灵芝

  发现一:一个人、一只狗守着一个村

  千年古樟就在下沈自然村的村口。细看这棵樟树,树干周长达四五米,三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将樟树合抱,树干内已空,能站下两个成年人。沈振阳说,他从小在樟树下玩:躲猫猫、爬树。在他的印象中,他小时这棵古樟树就已经这么大了,不知为何没有被列为市里的“古树名木”名录。

  记者联系市农林局工作人员应尚蛟,并将樟树的照片传给了他。他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正在开展新一轮“古树名木”调查统计,届时被确认为“古树名木”的树木会被挂牌保护,并得到一笔维护经费。仅从照片看,下沈自然村的这棵古樟树就可以确认为“古树名木”,但具体树龄几何,还需专家现场调查鉴定。具体情况他请古竹畈村干部与该局资源科联系。

  古樟树旁就是下沈自然村,可村口却围着铁栏栅,这是为何?今年72岁的村民俞淑谊介绍,她嫁到下沈自然村时村里还有10多户村民,可近几年村民都陆续搬走了,她的儿子也搬至金江龙村居住。儿子让她跟着一起搬,可她舍不得这片土地,儿子只得隔三差五回家探望,顺便给她捎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必需品。现在的下沈自然村,自4年前她丈夫去世后,就只有她一个人生活在这里。为了防山上的野猪打扰,俞淑谊就在村口围了一圈铁栏栅。一个人生活很寂寞,每天干完活回家,不管看不看,她就打开电视机,听听声音也好。她还特意买了一只狗,空闲时就牵着狗在村里转转。

  发现二:奇石像石狮,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发现三:50米飞瀑水流不断,成为纳凉好去处

  盛夏时分阳光很猛,但选择去看瀑布却是正当时。通往飞瀑的山路两旁树木茂盛,挡住了猛烈的阳光,时有凉爽的山风吹过,汗水很快就能收干。大约走20分钟就能看见醒目的“万年墩”三个红色大字,再往前走就到了一座寺庙跟前,仙岩瀑布就位于寺庙的左侧。

  雨水多时,瀑布就像一条发怒的银龙,从50多米高的峭壁之上猛扑下来,水声“轰轰”,碰撞在石壁上,化成腾腾的雾气。瀑布在山风吹动下变幻着各种姿态,随着水流随意舞动,从空中飞散出来的水花,或径直跌落在下方的怪石上,或飘洒在石壁上。瀑布下方怪石嶙峋,两边树木葱郁、翠竹摇曳。瀑布前有一座小石桥名为天仙桥,护栏上刻着八仙过海的图案,栩栩如生。站在石桥上,任那夹带着水汽的清风吹过脸庞,带来阵阵清凉,仿佛空气都多了一丝甘甜。

  常年不断的流水使峭壁上长出了一些不知名的小植物,有些地方甚至长满了厚厚的青苔,给瀑布增添了一份浓郁的色彩。

  沈振阳介绍,仙岩瀑布位于古竹畈村,一年到头水流不断,特别是大雨后,瀑布就会增大许多,甚至连石桥都会遭到水流的冲击。由于瀑布附近的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气温比村里低了好几度。每到暑夏,很多村民都会到这里避暑。

  “石狮望太阳”的景点就在下沈自然村旁的一座山上,路很好走,路上的杂草也不多,15分钟即可到达。这座山很奇怪,四周都较为平坦,山坡上突兀地立着一块大石头,石头的造型不用任何人提示,你就能看出它就是一个“狮头”。

  细看“狮头”,狮子的眼睛、嘴巴、鼻子清晰可见。村民沈振阳说,他小时候每到下午,经常和小伙伴爬到狮头上眺望,看得到赶集的村民是否已在回家的路上。说是为了迎接赶集回来的人,其实是小朋友们嘴馋,等着赶集回来的村民带回一些好吃的零食。

  “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石狮就像是太阳的守望者,村民称之为‘石狮望太阳’。”沈振阳说,村里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这块大石头是文殊菩萨的石狮座骑所化,它贪恋人间的美景被文殊菩萨罚此守山,没想到处罚期限已过,它仍不愿回天庭复职,最后化成一块石头每天看着日起日落,守护着这里的村民。


永康日报 发现 00015 2017-07-18 永康日报2017-07-1800005;永康日报2017-07-1800006;61262;永康日报2017-07-1800007;永康日报2017-07-1800008;永康日报2017-07-1800009;永康日报2017-07-1800010;永康日报2017-07-1800012;61258;永康日报2017-07-1800011;61269;61266;61267 2 2017年07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