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集中拆违周”为抓手整村连片推进
我市上半年拆违159万平方米
□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14日,在芝英二期工业功能分区某企业厂区,一辆挖掘机巨臂高擎来回挥动,一堵堵墙体轰然倒塌。同样的一幕在各镇街区工业区块、农村拆违现场轮番上演。连日来,各镇街区拆违铁军再次集结,向各自辖区内的违法建筑进发,正式开启了我市第四个“集中拆违周”的拆违大幕。
其实,早在6月的第三个“集中拆违周”期间,芝英镇就已完成了17万平方米的年度拆违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年度拆违任务的镇街区,除了芝英镇外,还有花街镇、古山镇和经济开发区。但随着拆违工作的持续深入,各镇街区坚决摒弃任务观念,思想不懈、劲头不松、措施不软、力度不减,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按照“能快则快,能拆则拆”的要求,将拆违工作向纵深推进。
今年以来,我市将拆违作为“牛鼻子”工程,坚持“六必拆”“八先拆”,全面打响拆违“持久战”“阵地战”和“歼灭战”,力度之大、成效之显前所未有,拆出了公平正义,拆出了发展空间,拆出了优美环境,拆出了转型升级,拆出了党委政府的威信。截至6月,全市共拆除违法建筑2628宗,建筑面积159.27万平方米;通过复垦、绿化、建设公共设施等方式,拆后土地利用率达71.74%。
从4月份开始,我市将每个月的第二个完整周确定为“集中拆违周”,集中火力、集中兵力、集中力量进行拆违攻坚。在前期拆违中,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主做好表率,先朝自己“开刀”,主动对存量违建进行自拆,形成示范效应;攻坚一线干部扑下身子,全面发力,带头啃硬骨头、破解难题,在拆违战场上展示了永康铁军的风采;广大群众积极配合支持,拆违还绿、拆违还路、拆违还民,实现了从“毁容”到“整容”再到“美容”的转变,为大美乡村建设腾出空间。前三个“集中拆违周”期间,全市共拆除违法建筑1883宗,建筑面积101.85万平方米。
整村连片推进,是我市推进拆违工作的一大亮点。各镇街区严格按照管辖区域和职能范围,在对违法建筑进行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倒排推进计划,坚持每月推进一批村,集中做好重点区域、重点村庄的拆违工作,推动大区块、大面积违法建筑的拆除,确保应拆尽拆、拆必彻底。本月初,市“三改一拆”办对全市首批“无违建村(社区)”创建预验收名单进行公示,共涉及105个村,拆违效应和拆违成果正在逐步显现。
“拆违已经进入‘深水区’,停不得、松不得、慢不得、歇不得,必须打持久战。”市“三改一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围绕争创“无违建”先进市目标,继续以“集中拆违周”为抓手,整村连片拆违,做到“整治一个村、公示一个村、创建一个村、巩固一个村”;加强拆后土地利用,将拆违与美丽乡村创建、街角小品建设等有机结合,打好环境综合整治组合拳,做到拆除一片、规划一片、美化一片;做好新增违建的长效管控机制,重点落实“四个一”,即建立一个管理平台、建立一支巡查队伍、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建立一套考核办法。(相关报道见3版)
“六必拆”“八先拆”
“六必拆”,即党员干部违建必拆、沿路沿河违建必拆、妨碍建设违建必拆、安全隐患违建必拆、顶风突击违建必拆、大型典型违建必拆。
“八先拆”,即顶风违法建设的先拆、“四边”违法建设的先拆、侵占耕地的违法建筑先拆、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先拆、妨碍重点工程建设的违法建筑先拆、严重影响城乡规划实施的违法建筑先拆、城乡新社区建设中已批建住宅但又严重违法占地多建的先拆、其他严重的违法建筑先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