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哪儿
![]() |
![]() |
![]() |
![]() |
![]() |
![]() |
![]() |
跟着妈妈
当“义工”
人物:王智凯
年龄:10岁
暑假怎么过:做个小小志愿者
这几天,10岁的王智凯和妈妈正在参加由我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同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小星星实践队组织的“阳光暑期夏令营”活动。
这个夏令营有些特别。特别的原因在于它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爱心协会一直所帮扶的山区困境留守儿童单调枯燥的假期生活,让这些家境不太富裕的孩子也能有一个别样的暑假。而作为阳光天使,王智凯与20多位阳光花朵,同吃同睡同学习同做游戏,一起度过10天的美好时光。
事实上,10岁的王智凯是一个老志愿者了,每年的周末和暑假,只要有时间,王智凯都会陪着协会的叔叔阿姨们一起走上助学调查、送学费下乡、梦想改造家等道路。
“2011年,我作为志愿者加入了阳光爱心协会。一路的调查走访中,看着很多贫困孩子感触颇深。城市里孩子们的生活太‘富裕’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珍惜不懂感恩,很有必要让他们接触一下这些孩子的生活。”妈妈小月回忆,2013年的冬天,自己第一次带着儿子一起参加爱心协会组织的元旦爱在收纳箱·新年送新衣活动。“我记得那一天特别冷,我们又出发得早,没走几步,儿子的小脸就冻得红扑扑的。”那年,王智凯7岁,看着比自己还小的小朋友居然在这么冷的天穿着那么单薄的秋衣,王智凯有些奇怪。他依样画葫芦地在旁边跟着志愿者阿姨们给孩子们换上新衣服,乐开了花,并偷偷告诉妈妈:“妈妈,这个姐姐穿上新衣服像极了那个阿拉丁神灯里的公主,真好看。妈妈,我今天觉得自己很棒呢。”
一晃就过了3年,王智凯也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志愿者:助学下乡调查走访,他熟悉每一项工作流程;在下乡路上,他总会温馨地提醒新加入的志愿者,见到孩子们,要先给个大大的拥抱,不问敏感话题;每到一处家庭,他就发挥所能,陪着孩子们一起玩,一起聊天;他还会将自己攒下来的零花钱以每个月50元的形式捐助给贫困孩子……
“无法细说公益道路给孩子带来的改变,但我知道,改变是一定存在的。”说这句话的时候,儿子王智凯正在夏令营活动中陪着有些腼腆的小朋友们玩,看着他细心周到的样子,小月很是欣慰。
亲子导师 王绿银
怎样让孩子的
暑假有意义?
放暑假了,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漫长有意义的暑假,是让许多父母感到揪心的事,在这里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家长们提几点建议。
暑假是属于孩子的
首先暑假是属于孩子的,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不要一切包办,给孩子安排一切。
平时上学的时候,孩子们每天背负繁重的课业,上课、学习、写作业,双休日又得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生活枯燥、乏味,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即使是幼儿园的孩子也要天天按时起床,乖乖地去幼儿园上学。好不容易放暑假了,如果又要让孩子天天待在课堂里,孩子一定不乐意,学习效果也不一定会好。
所以倒不如趁暑假让孩子轻松一下,像文中的几位妈妈一样,带孩子出去走走,调节一下身心,让孩子在体验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引导孩子拥有一个向上向善的感受力。
给暑假设定个目标
家长应该与和孩子一起设定暑假的目标。为什么要专门设定暑假目标呢?这个其实是有理论依据的,有个被教育界广泛认可的理论叫“暑期滑坡”,也有叫暑期学力流失。
孩子们平时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大同小异,长达两个月的暑假生活可能是他们拉开差距的重要分水岭。根据牛津大学做过研究统计:小学一年级开始,“暑期滑坡”现象就开始出现,到了六年级,由此而产生的学业水平差距可以达到两年以上。
目标的设定千万不要单单只是学习方面的,而应该是全面的,是有针对性的,大体上说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学习、品格、习惯培养、技能培养。
一起制定暑假计划
家长必须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暑假计划。即便孩子太小,对计划没有概念,那家长也不能包办,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个暑假心愿单,把假期里想做的事,不管是玩还是学习,都先说出来。比如:我特别想做的5件事是什么?我想去的地方是哪里?我想读的书是什么?我想玩的是什么?我想学是什么?
暑假还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最佳时机,让孩子适当做些家务;离开父母,参加一些锻炼能力的高品质的夏令营也是必需的。
制定暑期生活作息
暑假是一年中最长的假期,有大把的时间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这也是培养小孩时间观,学习时间管理的好机会。如果暑假里完全让孩子自由懒散,那一个暑假就可能毁了孩子!所以制定暑期作息时间表,保持正常的作息,不紧张,也不懈怠,是实现目标和实施计划的关键。
还有,爸爸妈妈要参与孩子的暑假管理,不能偷懒哦!
“
无法细说公益道路给孩子带来的改变,但我知道,改变是一定存在的。希望有更多有爱的家庭也加入公益行动的队伍,给孩子一个有爱更有意义的假期。
小月
文/应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