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健康快乐 银球为媒
柏西村办起符合国际标准的乒乓球赛
全村人爱打乒乓球
村里两台球桌轮着打
西溪镇柏西村位于我市东北角,距离城区有30多公里的,是个远近有名的乒乓球爱好村。每天晚上,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当属文化礼堂,全村男女老少围着礼堂内的两台乒乓球桌,加油叫好。因为只有两台乒乓球桌,打球时大家形成了默契,谁输谁就下台,下一个接着上,大家轮流打。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柏西村就有着浓厚的乒乓球氛围。当时文化礼堂里有一个私人办的乒乓球馆。今年66岁的村民黄中友对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记得那时打一场球要2角钱,当时在生产队干活,一天也就赚几角钱。”黄中友说,但即便如此,只要大家口袋里有闲钱,就会约伴打上一场球。
前几年,村里修缮了文化礼堂,在里面摆了一张乒乓球桌。每天吃完晚饭后,大家不约而同聚到文化礼堂,排队轮流打乒乓球。有的时候,因为打球的人太多,可能一整晚都轮不到打。村民黄永福会做木工,今年5月,他动手亲自做了一张乒乓球桌,还请人喷上了油漆。他将这张球桌摆在文化礼堂内,供大家一起玩。黄永福说:“我看到村里喜欢打乒乓球的人不少,由于只有一张球桌,不少人打不上球,我就做了一张球桌送给村里,让大家可以更好地锻炼身体。”
社会各界帮忙
办起村里的乒乓球赛
今年端午节后,陆续有村民找到村里负责文化工作的支委朱仙红,说希望村里举办一场乒乓球比赛。朱仙红和党支部书记黄新尧、村委会主任黄锦军商量后,都觉得村民爱打乒乓球是件好事情。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大家就决定举办一场乒乓球邀请赛,发扬柏西村健康生活、积极向上的激情。
但真正开始筹备比赛时,就遇到了不少问题。举办一场乒乓球比赛,需要正规的乒乓球桌、裁判等,柏西村的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里没有钱买球桌、请裁判、发奖品。朱仙红在缙云县办厂,家里条件比较好,当即表示提供比赛的奖品和奖金。
比赛的前一天,朱仙红和村里的几位入党积极分子一起从城区运回了4张乒乓球桌和一批球拍,这些球桌、球拍都是由哈尔斯庄则栋乒乓球俱乐部免费提供的。原来,俱乐部教练亓勇的一名学生正好是柏西村人,得知村里要举办乒乓球比赛后,亓勇很激动,“没想到这么偏的一个山村,有这么多人喜欢打乒乓球。”便表示由俱乐部提供球桌和球拍,还给他们找来了几位国家一级、二级的裁判员。
比赛当天,永康农商银行柏岩分理处的工作人员也带来了毛巾等纪念品,支持这场比赛。
虽是业余比赛
但参照国际赛事标准
6月8日开始报名后,西溪镇西山村、塘头村、上蒋村等村的村民便纷纷要求参赛,短短几天时间里,便有30多名选手报名,其中,年龄最大的选手有66岁,年龄最小的选手只有14岁。
“我小时候学过乒乓球,后来一直没打,近几年才在村里的文化礼堂里玩一下。” 左脚稍前,双膝微屈,咋一看,王秀芳的发球动作还真有几分专业运动员的范,她打球时的动作干净利索,一点也看不出今年她已经62岁了。“我每天都会来文化礼堂打球,知道有比赛后就赶紧来报名了,不为别的,就图个身体健康,开心就好。”66岁的黄中友是这次比赛年龄最大的选手,能参加乒乓球比赛,他显得特别兴奋。
参加比赛的人都来自西溪镇各村的普通村民,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打球时的动作都不标准。但从比赛的外部条件来说,无论是球桌、球网、球拍,还是比赛的规则,这都是一场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乒乓球比赛。
“这场比赛用的乒乓球,不是平时大家买的那种乒乓球,而是专业比赛用球,弹性和材料都是不一样的。”亓勇说,为了这次比赛,他特意购买了一批比赛用的球拍和球。而比赛的规则,也是参照国际性赛事来进行。
经过激烈角逐,这次比赛最终产生了10名获胜者,其中6名男选手,4名女选手。看着手中的纪念品和脖子上挂着的奖牌,大家特别兴奋,都希望村里明年继续举办乒乓球比赛。
□记者 陈凯璐
办这场比赛是希望大家爱上运动、锻炼身体。通过这场比赛将村民的心凝聚在一起,让我们柏西村越来越好。
——村党支部书记 黄新尧
感谢这么多人帮忙,帮助我们众筹办了乒乓球比赛。看到无论拿奖与否、参赛与否,每个人都这么开心,我想,这就是运动的精神。
——村委会主任 黄锦军
虽然我不会打乒乓球,但女婿和外甥都参加了比赛,看他们打球我也很开心。
——村民 黄玉芳
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听到柏西村有比赛,就赶紧报了名,不论结果如何,大家在一起玩开心就好。
——上蒋村 黄美红
家园版是平凡人、平凡家庭、平凡群体当主角的版面,每个人都可以出现在报纸上,欢迎大家来说说自己家的喜事、开心事、烦恼事,刊头的“家”字也等着你来题写。请你写下家字后,和自己的照片、附上姓名以及职业,投稿至邮箱:598974431@qq.com。新闻热线:87138758 1875893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