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定量分析和数据支撑

  永康诞生全国首个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数

  □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24日上午,永康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课题通过专家组评审,这是全国首个通过论证的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至此,我市拥有了反映产业特色的五金指数、反映转型观念变化和未来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双指数”。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司长文兼武、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黄圣彪、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处副处长么新、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兵等国家部委、高等院校和省市领导专家,及我市领导金政、朱志杰、胡积合参加论证会。

  去年,我市率先启动了县级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的研究和编制工作。经过近一年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制度设立、数据采集、指数编制等工作,我市初步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永康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编制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基础,包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消耗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水平、污染减量及效果、绿色发展等方面内容,搭起横跨财政、农业、林业、水务、经信、环保、统计等多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报送机制。

  “永康过去的发展,依靠和得益于循环经济,同时,产业发展和资源的匮乏以及环境容量小的矛盾,决定了今后永康必须持之以恒地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市委书记金政说,之所以要编制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就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的核心理念,为科学评价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定量分析与数据支撑,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永康实践和永康经验。而事实上,该项工作也已成为我市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工作的有力助推器。

  经过评议,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评审。专家组组长文兼武指出,课题围绕永康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实践,对推动永康市循环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其他区域开展相关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效应,特别是建立了部门数据采集报送协调机制,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率先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评价提供了成功范例。专家组建议我市加强经验总结,进一步深化研究,优化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工作流程;充分应用该课题成果,进一步开展循环经济发展统计分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长朱志杰表态,将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指数,拓展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实际应用渠道,深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把循环经济发展指数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晴雨表和体检表,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学必要的决策依据,全力建成全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研究的典范。(相关报道详见4版)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7-06-26 永康日报2017-06-2600014;59840;永康日报2017-06-2600028 2 2017年06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