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三年不凡路 今朝结硕果
永康六中获评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
近日,永康六中校长章春归领回了一块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颁发的荣誉奖牌——浙江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这是该校近三年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缩影。
2013年,原古山中学、芝英中学和综合高中三校整并成为现永康六中,定位为公办普通高中保底学校,录取分数紧挨普高最低录取线。三年后,这所学校竟出人意料地与永康二中同时被评为浙江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成为我市仅有的两所省二级普通高中之一,并以美育、心育等特色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该校何以在短时间内结出硕果?记者在重走创建之路时窥见端倪。
艺术青春
▶定理念,明确方向
2013年,原古山中学、芝英中学和综合高中三校整并成为现永康六中,“更名”以后,随之而来的是“改姓”——转型,由“普职混合”转为单纯普高。“转身”之艰难可想而知,这是一条崎岖而又充满荆棘的路,它等待着“六中人”去勇敢地跨越,任重而道远。
组织上把章春归派到六中任校长。作为领航人,如何把学校转型好,是摆在她面前的首要任务。“我觉得,学校的发展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长跑,校长的工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组织的信任、社会的关注、学生的渴望、家长的希冀,以及学校发展的使命,都决定了我必须要跑好这一棒。”章春归如是说。经过深入调研,学校重新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转作风、强管理、提质量、促发展,提出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教师获得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把“争创浙江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作为奋斗目标,力争“一年一小步,两年一大步,三年大跨步”。转型之初,学校就狠抓“三个转变”来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一是学校管理从经验管理、粗放管理向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转变;二是学生管理从重点关注优等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三是教师管理从职高教师教学水平单薄向普高教师学科能手转变。
▶树标杆,向我看齐
转型之初,学校师资、生源都比较复杂。多年的办学实践与思考使章春归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要实现新的跨越,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在教师大会上,章春归首先郑重承诺:在六中,要求学生们做到的事情,老师要首先做到;要求老师做到的事情,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首先做到。学校以师德培训为抓手,大力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构建师德建设体系。学校每周五召开校务会和教师会,组织学习,听取汇报,布置工作;学期末,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都要向全体教师述职,并接受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持续优化的学习培训,日益完善的激励举措,严格的考核评价,打造了一支以身作则、能打硬战、敬业奉献的干部队伍。学校逐步形成了“诚心办学、敬业笃志、尊重规律、乐业奉献”的良好教学氛围。
高香花,高二(2)班主任,市教坛新秀、市优秀教育人,每天6点前就到校的她,总会在陪学生早读时认真钻研数学试题;丈夫病榻旁,二十多年教龄的她仍在备课本上密密麻麻地认真标注,谦虚得像个刚入职的年轻人。徐发明,高二学部主任,刚做完甲状腺手术,顾不上医生的叮嘱,一出院便直奔讲台而再次累到住院。李运娥,高一(2)班主任,以校为家,只有周六晚上回家陪护年幼的孩子……“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样的场景在永康六中比比皆是。
▶提质量,咬定青山
作为公办保底学校,六中学生入学平均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面对这样的现实,学校制定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育人计划。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有教无类”,全体教师深入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意志与心理,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与提高。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咬定青山不放松”,狠抓教学规范,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打造“高效课堂”。三年来,该校先后邀请方张松、张丰、朱昌元等省市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委托浙师大构建“高效课堂”校本培训;邀请各级名师以“同课异构”的方式示范引领……仅2015学年,永康六中就组织名师课堂16次,邀请全省各地的学科专家、特级教师等前来指导26人次。
选修课是六中教学改革的重头戏之一。选修课由本校教师开发开设,通过教师自主申报、教务处筛选审核、学生自主选课等步骤在校内推广。为让学生在选课时能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在短短三年内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增加到了207门,其中不乏“photoshop鼠绘实例”等入选省精品课程;“彩铅世界”等入选金华市精品课程,有效确保了自由选择、精品教学。
为培养学生特长,该校在设置选修课时结合美育、心育与国学三大办学特色,在美育选修课中开设素描、国画、色彩、陶艺等课程,在心育选修课中开设心理游戏、心理电影赏析等课程;在国学选修课中开设经典诵读、书法艺术、永康民俗、五金文化等课程。丰富的选修课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让所有的学生都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课改的持续深入也全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近三年,永康六中各科学考合格率连年攀升,最典型的要数物理、化学两门学科,学考合格率从过去不到60%上升为如今的99%以上。2016年高考升学率也从三年前的53.5%飙升到了79.9%。艺术类一本和普高二本均取得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永康六中迅猛提升的教学质量,也再次证明了该校“低进高出”的教育成效并非神话。
▶抓德育,文化育人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学校提出了“不放弃,不抛弃”的育人理念,要求广大教师“全员”“全心”“全力”“全程”“全方位”育人。上至校长,下至每一个老师都将全员德育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内化到教学、科研和日常工作生活中。三年多来,学校一丝不苟地践行着“五进制”管理模式。每幢学生公寓都设有特殊的房间,这是每位教师“进寝室”的落脚点,从校长到每位普通老师每学期至少有两周入住学生公寓,充当“宿管”,与生活指导老师一起进行管理,24小时“无间隙”陪伴是六中老师日常德育工作的真实写照。
“文化育人”是六中办学的特色。六中的校园文化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濡养熏陶了一批批学子。科普创新博览会、英语节、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科技节、诗歌吟诵会、师生艺术作品展、才艺大舞台、百米文化墙、艺术长廊等装点了校园,美化了学生的心灵。无论何时走进六中,整洁的校园难觅一片纸屑;学生仪表得体,自信的微笑成为学子们靓丽的名片;礼貌用语盈于耳畔,良好的习惯已浸润到学生的骨髓,最终扮靓孩子们生命的底色……
校园风景
▶创特色,铸造品牌
优质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特色教育更铸就了学校的发展。在六中老师眼里,正如坚信每一朵花都会开放,认为每一个孩子都会走向成功。“在我们眼里的学生无优劣之分,只有个性之别。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
特长教育成了学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办动漫社、山水画社、书法社、国学社、擅言社、篮球队、足球队、舞蹈队、体操队……让每个学生找到发展自己特长的舞台。
永康六中开设的美术特长班,为大批中考成绩不尽理想但又有发展潜质的学生开辟了一条崭新、宽广而又便捷的成才之路。该校美术特长班的自主培养模式,是经过多年认真实践探索出的一套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形成了“高一兴趣培养,高二夯实专业基础,高三集中强化”的教育特色。
该校美术专业联考连续八年通过率达100%。2016年高考,有9名学生上艺术类一本线。俞奕帆,三年前刚达到普高录取分数线,是该校最后一名正取生,三年后的201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当年所谓的“三类生”,在学校老师精心培养和自身刻苦努力下,最终也能跨入一流大学的殿堂。如今,许多优秀美术毕业生正用实力擦亮母校的美育金名片。
离开六中时,学校的宣传窗不禁让记者驻足。浏览整排玻璃橱窗,有一个板块格外引人瞩目,里面既宣示着“让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奋斗目标,又展现了“一个中心,两大工程,三项重点,四种文化,五种精神,六心育人”的工作抓手,从中可以窥见六中的“魂”。
◎荣誉墙
近年来,永六中发挥优势,后来居上,先后获得“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中小学一级心理辅导室”“浙江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浙江省先进教工团支部”“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禁毒教育示范学校”“金华市艺术特色教育先进集体”“金华市信息化特色学校”“金华市数字校园示范校”“金华市文明单位”“金华市时政教育先进单位”“金华市信息化示范学校”“金华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金华市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已然成为永康教育界一颗璀璨新星。
□记者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