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福寿螺与田螺外形相似,但会寄生大量线虫
煮不熟有害健康,专家建议别吃
福寿螺
田螺
近日,有细心市民散步时发现溪边有一团团粉色的颗粒状生物聚集。据悉,这些生物是福寿螺卵,对农作物有一定影响。此外,福寿螺和普通田螺相像,虽然也能食用,但是疾控专家建议最好不要食用。
□记者 任晓
粉色螺卵繁衍迅速 村民对此头痛不已
近日,市民郎先生在下杨溪散步,一路上他注意到在溪边时不时出现一些粉色颗粒状生物。回到家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这就是福寿螺卵。
“前几年我就看到过了,只是当时没在意。”4日,郎先生告诉记者,这次会注意到是因为上个月只有零星发现,但是这次回去明显多了不少。在知道福寿螺是外来物种后,他就更担心福寿螺对自然生态会造成影响。
4日下午,记者来到下杨村。提起福寿螺,村民陈叶斋一脸无奈。她说,只要走到岸边就能看到很多福寿螺卵,最可恶的是这些福寿螺也会出现稻田里,收成也受到了影响。前几年听说福寿螺有营养价值,有村民下水捞过,但这福寿螺繁殖太快了,根本捞不完。
福寿螺啃食农作物 前期专门组织剿杀
福寿螺是外来物种,繁殖又快,那么对水域有影响吗?5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
“每年3-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它天性喜湿热的环境,水质好,环境幽静,尤其受福寿螺的偏爱,所以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介绍,它的危害在于对生态的破坏。福寿螺与生态系统内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空间、食物,使本地水生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甚至濒危或灭绝。
对于农户来说,福寿螺则会啃食农作物,影响收成。剿杀福寿螺不简单,目前只能用人工的方法除卵。前期已经联合各镇(街、区)对福寿螺卵进行剿杀。但由于福寿螺的产卵量很大,剿杀效率并不高。
煮不熟会引起身体不适 疾控专家不建议食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前几年有人食用过福寿螺,那么它真能吃吗?
“福寿螺里有很多寄生菌,若要食用一定要煮熟煮透。”市卫计局疾控中心传防科科长胡美娟说,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线虫寄生在福寿螺里面,如果烹饪时不熟,线虫容易侵入到人体,破坏神经组织,引起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
胡美娟介绍,目前为止我市还没有发生因食用福寿螺被感染的案例,但市民最好不要食用福寿螺。
福寿螺与普通田螺长相极为相似,为防市民误购,胡美娟分享了辨别方法:福寿螺椎尾平而短,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螺盖偏扁,田螺螺盖形状较圆;福寿螺外壳呈金黄色,田螺外壳则呈青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