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义务清洁工 文明劝导员
“扫地奶奶”一天扫2公里
□记者 徐敏
清晨五六点钟,在经济开发区兰街村的游步道上,经常能看见一位老人忙碌的身影。老人头戴遮阳帽,包着毛巾,双手戴着手套,弯着腰拿着扫帚在清扫垃圾,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老人是村里聘请的保洁员。
老人名叫李宝菜,今年已经71岁。自去年下半年村里修好游步道以来,她就主动当起了义务清扫员,村里人都亲切地称她“扫地奶奶”。
“宝菜阿婆,你又来扫地啦,真不怕辛苦……”16日一大早,兰街村村民李丽芳看到李宝菜拿着扫帚在清扫游步道,便上前打招呼。
“有啥辛苦的,我这是当锻炼身体了。”李宝菜笑呵呵地说着,又挥舞着扫帚大步流星地往前清扫。
兰街村地处酥溪和朱明溪交汇处,该村的游步道沿酥溪和朱明溪而建,全长约2公里。酥溪和朱明溪溪水潺潺,沿岸树木繁盛、郁郁葱葱,村里的街角小品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俨然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画卷。
说起村里的变化,李宝菜赞不绝口。在她眼里,兰街村就好比镶嵌在开发区一角的绿宝石。经过酥溪河道整治和街角小品打造等一系列工程的“打磨”后,村里的环境越来越漂亮,前来休闲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游步道修建起来后,每天都有不少人来这里散步,但是垃圾乱扔的不和谐现象时有发生。
为让大家有个干净、整洁、舒心的休闲环境,李宝菜悄悄背起了扫帚,开始了游步道清扫之路。这一扫就是大半年,扫坏了8把扫帚,依旧乐此不疲。
“扫垃圾的工作强度真不小,我们沿着游步道走一圈至少要花将近半个小时呢。”李丽芳说。
对李宝菜来说,清扫游步道已经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早上四点半起床,五点多开始清扫游步道,一忙就两三个小时。儿女们担心她身体吃不消,让她在家里好好休息。李宝菜嘴里答应不去,实际上还是停不下来,一有空就背着扫帚去扫游步道。
在清扫的过程中,李宝菜看到一名小伙子坐在游步道的休闲椅上吃枇杷,边上有一堆果皮,她便上前提醒:“小伙子,我是这里的志愿者,这么漂亮的环境需要我们一起爱护,一会儿离开的时候别忘记把垃圾带走啊,谢谢你的配合。”
李宝菜说:“以前总会看到一些人乱扔垃圾,甚至还有人把游步道当作宠物的天然公厕。现在好多了,经常过来休闲的人都知道我是义务清扫游步道的,也很体谅我,不再随意乱扔垃圾。”李宝菜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护水的行动中,让溪水重现清澈见底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