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换出新风气 换出新动能 换出新业绩

  我市圆满完成村(居)委会换届工作

  □记者 张赤奎 见习记者 徐灿灿

  本报讯 东城街道大塘王村以前是有名的“难题村”,今年一轮高票选出新一届村委班子,村支书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唐先镇唐上村曾是“选情复杂村”,今年一轮选足村委会成员,实现“零信访”,变后进为先进;石柱镇下里溪村换届一结束,村两委就赶赴塘里村“取经”,为下一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打基础。“换出了新风气,换出了新动能,换出了新业绩”,这是全市上下对此次换届工作的总体评价。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获悉,截至5日,我市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圆满结束,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居)委会班子成员2476名,女委员773名。全市村(居)委会换届一次性选举成功628个,占86.2%,46个“多届知名复杂村”一次性选举成功;调整村主任302个,占42.5%,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25%,35周岁以下占42%,新选出的村社干部队伍结构更优、战斗力更强。

  市委把此次换届作为扭转基层选举风气、建设清朗农村政治生态的重要战役来抓,以最大决心“迎战”,提出了“一个目标三个确保”:不仅不拖后腿,而且要争先创优;确保平稳有序、确保结构优化、确保有效推进中心工作。换届工作开展以来,市镇村书记层层签订“军令状”,262名市镇领导全部联镇分片包村,下派74名第一书记,聘请300多名区域党委书记、治村导师、“两代表一委员”等乡贤能人组建16个顾问团,助推换届工作平稳顺利开展。同时,制作发放33万份“九严禁、十不准”换届纪律提醒卡、9000多套严肃换届纪律挂画,查处违反换届纪律案件11起。

  村社换届,关键在于选用什么样的干部。我市超前谋划,提前介入,持续抓农村基层党建“1357”规范提升工程,实行“三色预警”、开展“打霸拔钉”,从严管理村干部,提前整顿一批;开展“清风换届我先行”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千场党课、‘十问’体检”等举措,提前宣传引导一批;成立36个区域党委覆盖206个村,提前统筹协调一批;排查梳理200多名重点人员,纳入视线,提前关注一批,为换届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坚持精准选人、事业选人,通过“集体面询”“阳光下竞选”、推广破题“九法”等举措,让自荐人亮思路、表决心、晒承诺,一批思想上“想干事”,胆识上“敢干事”,能力上“会干事”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

  换届不换档。换届工作开展期间,全市共拆除违法建筑65.66万平方米,6个村启动城中村改造,共改造拆除21.7万平方米,旧住宅改造共完成75.05万平方米,旧厂区改造共完成20.5万平方米;12万人次参与剿灭劣Ⅴ类水行动,完成河湖库塘清污75万立方米;完成生态廊道投资12.9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3%;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消灭集体经济薄弱村、大美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稳步推进。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7-05-09 永康日报2017-05-0900013;永康日报2017-05-0900014;56348 2 2017年05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