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刹住村社换届中的歪风邪气
本报评论员
当前,全市村社组织换届工作正在紧张、平稳、有序进行,标志着市镇村三级换届工作进入收官阶段。换届能不能圆满完成,事关党心民心,事关永康形象,事关百姓福祉,事关“全面奔小康,永康新腾飞”大局,容不得丝毫懈怠和马虎。
近年来,市委下定决心向“歪风陋习”、向“不良风气”彻底“开战”,以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抓好换届工作,将其作为扭转基层政治生态的关键一战,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抓,持续推行“一三五七”规范提升工程、系列思想教育整顿、“打霸拔钉”专项行动等连环举措,全市政治生态发生彻底转变,社会风气得到明显好转,“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治危拆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剿灭劣Ⅴ类水等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这些变化,不仅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尤其在村社组织换届工作中,我市早谋划、早动员、早部署,各项举措扎实到位,平稳有序完成了村社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村干部队伍素质和班子结构得到了较大提升和优化,基本实现了“选好书记、配强班子、建强组织”的预定目标。换届前开展的“清风换届我先行”主题教育活动、选情复杂村和重点村“破题九法”、集体面询遴选办法、“打霸拔钉”专项行动等特色亮点工作,在大力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的同时,也为各项重点工作同步推进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下转2版)
与市镇两级换届相比,村社换届选举竞争更为激烈、贿选手段更趋隐蔽、干扰因素更显复杂。针对换届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一开始就抓牢换届纪律,以“零容忍”的态度正风肃纪,做到有报必查、露头就打,发现一起,严查一起,通报一起。近期,我市通报了9起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共查处16人,其中3人当选无效;3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9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3人被给予行政处罚。同时,公安机关也查处了数起破坏选举案件和其他违法犯罪案件,相关涉案人分别被给予行政和刑事处罚。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即便在高压严打的态势下,仍然有极少数人对“九严禁、十不准”换届纪律置若罔闻、顶风作案。尤其进入村委会换届环节,拉票贿选、造谣中伤、诬告陷害、无事生非、歪曲事实、恶意诽谤等歪风邪气还一定程度存在。有的为了顺利当选变着花样来拉票,有的出于一己私利恶意捏造事实进行人身攻击,甚至有的为泄私愤公然张贴“大字报”侮辱他人人格,完全是一种“病态心理”作祟,手段之下作,行径之卑劣,令人不齿。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换届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一经查实,当事人不仅要接受党纪国法的严惩,还必将遭来社会各界的谴责,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得不偿失。我市通报的这些典型案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事例,需要所有选举人和参选人引以为戒。
党纪国法不容挑战,换届纪律不容亵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需要人人从我做起,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净化社会风气,格外珍惜并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善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保选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社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