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企业生存之基石
本报评论员
永康,中国五金之都的名头早已响彻世界,但还有两张“金名片”——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中国金融生态示范城市,如今却鲜有人提及。作为最重要评价指标的信用环境和企业诚信,正是一座城市金融生态的“晴雨表”。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市的金融生态是受到充分肯定的,是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但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受“两链”风险冲击,极少数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给我市的信用体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外界因此也出现了一些杂音。“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话糙理不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之根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基石。对个人而言,诚信是处世之道,更是赢得信任尊重的“敲门砖”;对企业来说,诚信是致富根本,更是赢得市场竞争的“金钥匙”。(下转2版)
市法院利剑高悬,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并向社会通报2起典型案例,可以说是杀一儆百、杀鸡儆猴,对那些仍在观望的“老赖”们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既表明了司法部门严惩“老赖”的坚决态度,更彰显了市委、市政府重塑金融生态的坚强决心。
重塑金融生态,稳定金融秩序,事关企业兴衰,事关我市声誉。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精准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对那些目的不纯、耍小聪明的“老赖”重拳出击、坚决打击,直到打痛打怕为止;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让失信企业和个人真切感受到“一朝失信、处处受限”。
之于企业或个人,无论是承诺还是借贷,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信誉,因为它比黄金还金贵。而一旦失去了信誉,也就意味着人格的破产。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市法院通报的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用责任和担当重塑我市良好的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