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五峰走笔

文章导航

  近墨者蓝

  □墨痕

  飘曳门帘上的天蓝、桌旗的钴蓝、茶杯垫的藏蓝、沙发靠包的紫蓝、墙上布包的海蓝、柔软丝巾的粉蓝……一间十几平米的小车库里,随处可见的“蓝”。一个烧得红红的炭火炉子,一盏海派风格的老式台灯,一块老门板台面,我和一个脸上的笑如冬日暖阳,身上围着土布围裙的女子面对面,捧着一杯香气氤氲的红茶,聊起了她的故事,她的蓝。

  谁的人生没点故事!三十岁时她开着陆虎,和老公一起经营电动工具厂,打理包装设计工作室,事业风生水起。四十岁时她收掉全部的产业投资休闲洗浴行业,界跨得有多大野心就有多大。没曾想,短短一年后却要把房子、车子、还有心爱的名牌包包通通卖掉还债。她说,一夜之间从天上啪叽摔地下,以为再也爬不起来。她说负债累累的日子里卖保险、煲糖水,还试图做一个民宿管家,她说寻找可以获得新生的事业就像寻找真爱。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草木染。突然发现植物里的色彩和生活一样奇妙:用板蓝根可以染深浅不一的蓝,以苏木染各式各样的红,还有洋葱皮的黄、莲子壳的褐、地衣的紫……草木染(又名植物染)有许多颜色与方法,可以让人体验到自然与造物的神奇。在没有化学染料的年代,不仅是中国,世上每个诞生文明的角落都有着植物染色的记忆。只是身在工业社会和消费时代的我们,在化学染料的包裹中似乎渐渐不记得了。草木染的怀旧情绪让她找到了青春的回忆,她说,草木染是植物用生命书写给布料的情书,而我们是那位传递的人。所有草木染料取于自然,使用后又能分解而回归于自然,永续循环,正如生命的轮回,源于泥土,归于尘土。

  当身边一些朋友得知她这个想法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能赚钱吗?怎么赚钱?能赚多少钱?如果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一种爱好一种情怀,你目前的经济条件能支撑吗?生活是现实的,你又有多少时间可以耗?一连串的质疑和拷问,她犹豫了摇摆了。

  她把自己关在小车库里摆弄着染品,翻阅着关于草木染的书籍。“一方布,一颗石,用植物染留住这一季花草的荣颜,不需要添加剂,也不用熬煮萃取,从杯垫到衣物,从抱枕到窗帘,一花一草就这么自由自在,姿态优雅的走进我的生活,常伴左右。”她说每当看到这段文字,就会想起那时一个人背着背包深入到贵州安顺、兴义等地去拜师学艺。她比别人更认真更用心,只为了那完整的传统老方法,为了那最原始的手艺。在草木染众多的颜色中,她偏爱蓝。“蓝有文雅的气质,给人以宁静稳重的感觉,是最受推崇的。《楞严经》有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蓝,有一种出世脱俗的感觉。”她的眼里泛着光,她被这片蓝深深吸引着。她的内心充满着温暖和力量,她相信自己的生活能像花草树木一样自由自在。

  于是,这个小小的车库就成了一个大染缸,她与植物为伴,沏上一壶茶,听着一首柔和的歌,看着那些蓝色透出的某种沉眷和隽永,看着植物染色的布料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光照和空气氧化逐渐发生的变化。那些颜色总是复杂而温和的,是活的,好像连生命的迹象都被保留了下来,散发着一种宁静的、生活的味道。她在布料上进行一场场探险,也获得了一次次重生。

  茶过三巡,人已微醺,故事接近尾声,主人公也该揭开神秘的面巾。她说:“我叫墨时,是一个染人,我给自己取了一个雅号叫:二的李奶奶。我可能不文艺,但我有手艺。新的一年里,有许多心愿,我希望和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草木染的奇妙与快乐。也希望自己有一间新的工作室,小车库已经太小,装不下大大的梦想。”听着她喃喃的语絮,我仿佛看见了远方那片原始典雅的蓝海,看见墨时的那个梦想变得清亮。那么,手艺何尝不文艺?


永康日报 五峰走笔 00015 2017-03-22 永康日报2017-03-2200009;永康日报2017-03-2200010;53048 2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