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家园

文章导航

  刘宗楠:要让更多的人爱上太极拳

  说到太极,不禁让人想到电视剧中的武当宗师张三丰,一手太极拳打得出神入化。而在现实生活中说起太极拳,则往往让人联想起公园里锻炼身体的老爷爷老奶奶。

  9日,太极拳公益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市政府南门广场举行。“哇,这位太极拳教练这么年轻,还是个小鲜肉呢,教得好太极?”当台上出现其中一位太极拳教练时,底下的学员们纷纷产生这样的疑问。但当他完成一套太极拳的表演后,大家都改变了对这个小鲜肉教练的看法,拿出手机就录视频。

  有认识这位教练的学员说:“这个小伙子叫刘宗楠,今年22岁,来自河南,别看他才20出头,打太极已经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他已经坚持练了十几年了。”

  小时候不爱读书,一年级便跟叔叔练习太极拳

  初见刘宗楠,便能感觉到他的不寻常:留着板寸头,脚穿布鞋,身着藏青色的对襟唐装。谈吐间带着一股浓浓的河南味道。“我家住在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附近。”说起自己为何会打太极拳,刘宗楠说,因为自己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便爱上太极拳。

  刘宗楠说,他的叔叔是一位太极拳高手,爸爸也是一位太极拳爱好者。刘宗楠从小便看着他们打太极拳。

  刘宗楠小学一年级时,那年冬天,下着大雪。调皮的他总没做完作业就想跑出去玩,他的爸爸便对他说:”既然你不想做作业,那我们来打太极拳,比试比试。“听到可以出去玩,刘宗楠欢呼雀跃地跟着父亲跑到院子里,丝毫感觉不到室外的寒冷。

  这时,他的叔叔路过这里,看到刘宗楠手舞足蹈地舞着太极,就像跳舞一般。他走进院子,背靠在墙上,膝盖成90度扎了马步。“你能像我这样坚持一分钟吗?”

  “这有什么难的。”刘宗楠走过去,学着叔叔的样子扎起了马步。才过去30秒,他就双腿酸痛,坚持不下去了。

  “一点都不好玩,不练了不练了。练这个有什么用呢?”刘宗楠嘴里嘀咕着。

  “你确定没有用吗?”叔叔便叫他爸爸过去,用手去推自己。没想到,刘宗楠的父亲推了两把,叔叔纹丝不动。随后,叔叔一个用劲,他的父亲当即往后打了一个踉跄。刘宗楠看得目瞪口呆,当即说自己要学。

  刘宗楠天生肢体协调,爆发力好,是学校短跑比赛的前二名。有这样的底子在,他学习太极拳进步很快。

  年轻时学过4年散打,获得过河南省60公斤级冠军

  小学毕业后,刘宗楠的父亲送他到河南省体育学校训练学习。“那时候年纪小,既然学武了,总想着学一些对抗性强的项目,于是就选了散打。”刘宗楠说。

  “刚开始练时特别苦,每天都要一大早起来跑步,比赛时还受过很多伤。你看我的手掌,上面还有打断过留下的痕迹。”刘宗楠指着手上一段疤痕说,当时,他第一次正式参加比赛,因为太紧张,在台下练得好好的动作一上场就变形了,结果打伤了手。

  “练散打的这几年受了很多伤,真的可以说是手断完就脚断,左脚断完右脚又断了。”回忆起这段艰苦的经历,刘宗楠开玩笑地说:”每回动手术,妈妈和奶奶总是心疼得哭个不停,她们还劝我不要再练了。但我认为,练武是我自己选择的路,不管怎样都要走下去。”正是凭着这样的毅力,刘宗楠获得了河南省散打竞标赛60公斤级第一名。

  从省体育学校毕业后,在家人的建议下,刘宗楠再次选择回到陈家沟深造太极拳。天资聪颖、毅力过人的他很快引起太极拳泰斗陈炳大师的注意和喜爱,并收为入门弟子。在陈炳大师的悉心调教下,刘宗楠的太极拳技法日渐精进,深得陈氏太极的精髓。

  爱上永康的风土人情,想让更多人了解太极文化

  2015年,因为机缘巧合,刘宗楠到永康住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他游览了永康的名胜古迹,古色古香的西津桥,险峻非凡的方岩山,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我很喜欢江南,喜欢江南的天气,喜欢江南的文化。我父亲也希望我来南方发展,他给我取名字时就用了一个‘楠’字。”2016年年初,在家人的支持下,刘宗楠孤身一人再次来到我市,为弘扬国粹教起了太极拳。

  在刘宗楠看来,太极拳是一门武学,更是一门哲学,它不仅是走走架势,摆摆动作,更是包含了人生的许多道理。“我想在永康,用我自己的拳和太极拳的理论知识,去让更多人懂得太极拳。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我们要用传统文化,用太极拳来让更多人受益,让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刘宗楠说。

  每一次经历都会让你成长,好男儿志在四方,年轻时在外吃苦受罪是你以后成功的必经之路。父亲希望你把人品做好,把太极拳教好。

  ——刘宗楠父亲 刘哲勇

  太极拳是一门身心皆修的运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修身养性。宗楠虽然年轻,但沉稳踏实。自古英雄出少年,希望他在弘扬太极文化的这条路上越走越宽。

  ——朋友 孙洁芯

  一直以为教太极拳老师都是老年人,认识宗楠以后才知道不是这样的。他既年轻又有真功夫,兢兢业业,我觉得这样的人非常难得。

  ——学员 应炜杭

  宗楠才20出头,但一点都不浮躁,给我们上课非常细心耐心,要为这样的小伙子点赞。

  ——学员 应逸中

  □记者 陈凯璐


永康日报 家园 00013 2017-03-15 永康日报2017-03-1500012;永康日报2017-03-1500015;永康日报2017-03-1500017;永康日报2017-03-1500019;永康日报2017-03-1500024;永康日报2017-03-1500026;永康日报2017-03-1500028;永康日报2017-03-1500029;永康日报2017-03-1500016;永康日报2017-03-1500018;永康日报2017-03-1500020;永康日报2017-03-1500021;永康日报2017-03-1500022;永康日报2017-03-1500023;永康日报2017-03-1500025 2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