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金政在全市农业农村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大会上强调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打造“大美乡村”

  □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10日,全市农业农村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工作大会以电视直播的形式召开,这也是我市今年第一个开到农村一线的会议。市委书记金政在会上强调,全市上下必须始终强化“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理念,在高举“工业大旗”的同时,“农业大旗”也绝不能落下,厚植发展优势,树立系统理念,找准发展方位,推进“三农”发展全面转型升级,开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境界。

  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志杰主持会议。朱世道、范晓东等市各套班子领导、法检“两长”参加会议。省农办社会发展处处长邵晨曲到会指导。市委副书记范晓东作农业农村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我市“三农”工作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实现农业增加值9.0亿元,粮食总产量7.51万吨;美丽乡村呈现新面貌,建成街角小品5650个,700个村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平原绿化4160亩;民生事业获得新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25元,同比增长8.8%;公共设施得到新提升,北部水库联网一期主管线工程完工,河湖库塘清淤总量365.3万方;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实现全覆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

  会议明确了今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即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县为目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农”转型升级发展系列组合拳,积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着力推进“三农三化”,全力打造“大美乡村”,助推永康实现新腾飞。

  金政用“五个更”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全市“三农”工作取得的成效,即农业更强了、乡村更美了、农民更富了、农村更安了、干部更拼了,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三农”工作者、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为“三农”工作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金政指出,“全面奔小康,永康新腾飞”,农业依然是最大的短腿,农村依然是最大的短板,农民依然是最需要关心的群体。全市上下要充满感情地认识“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有情怀地开展“三农”工作。要把准方向狠下决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大美乡村”。要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为主载体,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打造“空间布局美、田园生态美、村强产业美、民富生活美、人文风貌美、安定和谐美”的“大美乡村”,把美丽乡村这张金名片打造得更美、更亮,提升广大农村的美丽度和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金政强调,把准我市农业工作的方向,就是要用工业理念做农业,把农产品变为商品乃至礼品;实现农旅结合,把农业资源变成旅游“富矿”;搭乘“互联网+”快车,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把农村改革这盘棋下好下活,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要下狠心创下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塑造个性,破解百村一面、特色不特的短板;连线成片,破解有“盆景”没“风景”的短板;“生财有道”,破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短板;激浊扬清,破解“陈规陋习根深蒂固”的短板。要把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三农”工作的落脚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经济薄弱村;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广辟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兜住民生底线,办好农村的民生实事。要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基层铁军,抓住换届契机选准干部配强村级班子,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做好基层铁军干事创业的保障服务。

  邵晨曲说,永康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县有基础、有决心,有情怀、有方向,有力度、有措施,下一步要对标创建标准找不足、补短板,坚决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收官战,确保一次建成、长久使用;坚决打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攻坚战,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坚持拆治结合规范农村建房,全力创建“无违建”。

  会议对2016年度国家、省级“三农”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街角小品建设示范村,市“三农”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市委农办、市农林局、市水务局以及芝英镇、唐先镇、前仓镇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交流发言、经验介绍和表态发言。

  (相关报道详见3版)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7-03-11 永康日报2017-03-1100013;52374 2 2017年03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