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聚焦十大民生实事
8890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原文】
让养老服务系统更完善。依托8890便民服务平台开展虚拟养老服务试点,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摘自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进展】
“一拨灵”发放42台
我市出台了8890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办法,在南苑社区开展居家养老试点,发放了42台“一拨灵”。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已完成建设任务,正在开展“公建民营”项目招选。
【现场】
“一拨灵”提高
老人的生活质量
南苑社区的陈世豪领到“一拨灵”已经两个月了,这个只要按一个键就能给亲人打电话,还可以呼叫服务的电话机带给他许多便利,“过年叫儿女回家吃饭方便多了,而且通过打电话买个药也不用出门”。
去年,我市在南苑社区开展虚拟养老服务试点,建设8890虚拟养老院,设立了呼叫中心,通过热线电话、网站、微信、手机APP等多途径实时响应老年人需求;并通过老年人数据库、居家养老生活服务中心、应急救援信息告知、健康服务、聊天联谊服务等平台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
8890的话务员告诉记者,只要在信息平台注册过的老人,对方用注册的手机打来电话,平台上都会自动弹出老人的相关信息,从年龄、住址到身体健康状况、爱好等,以便话务员能够快速掌握老人情况,为老人提供针对性服务,每次服务情况也会进入信息库。
“红色的键是打给8890的。”陈世豪向记者演示“一拨灵”的使用方法。去年年底,他跟朋友一起领了两台“一拨灵”,在家里享受养老院的服务。
如果说虚拟养老是“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那么市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工程则为我市老人赡养问题带来更大惊喜。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分三期进行,建成后将主要承担政府供养的“三无”五保对象、自费老人及社会孤残儿童,为他们提供康复、健身、学习、娱乐等服务。
市社会福利中心一期用地面积55333平方米,建筑面积60186平方米,总床位1200张,投资2.7232亿元,去年已完成建设任务,目前正在开展“公建民营”项目招选,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
【声音】
市民周菲菲:
希望虚拟养老服务
惠及更多人
我在外经商,最放心不下家里的父亲。他有心脏病史,又不愿意去养老院,目前一个人住在龙山镇。虚拟养老院的服务模式非常好,如果能将覆盖面再扩大,服务项目继续充实,一定能惠及更多的老人。
□记者 俞夏冰
南苑社区87岁的桂香老人正在使用“一拨灵”。 记者 林群心 摄
“种文化”开花结果 群众享文艺盛宴
【原文】
让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实施文化惠民“五个百”工程,百位文化名师种文化,百场文化活动进礼堂,培养百名文艺带头人,培育百支农村文艺团队,推送百件特色文化产品下基层。
(摘自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进展】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32场
组织百位文化指导师开展文艺骨干培训,培育农村文艺团队142个,文艺带头人112名。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32场,编排特色文化产品102个。农村文化礼堂播放电影4000多场次。
【现场】
“五个百”工程结硕果
9日晚,紫微公园水上舞台热闹非凡,歌舞、小品等一个个精彩节目陆续上演,引来了很多观众。“听说台上的演员都是农民,节目演得这么好,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市民陈斌一边看一边点赞。
记者了解到,“春满丽州”2017“庆元宵”系列文化活动共安排了7场业余文艺团队结对文化礼堂村成果展演,充分展示了我市文化惠民“五个百”工程的成果。
去年以来,我市以开展“五个百”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组织百位文化名师深入广大农村“种文化、结对子”,引导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进公共文化均等化建设。在百场文化活动进礼堂方面,我市开展了送戏下乡、送讲座、送展览、送赛事活动。在培育百名文艺带头人和百支农村文艺团队方面,我市以专业文艺团队结对建有文化礼堂的村,培育该村的文艺团队及带头人,目前全市52个村被20个文艺团队包干,76名文化指导师与65个村结对,负责辅导节目。在组织开展特色文化产品下基层方面,我市结合实际,将特色文化产品如醒感戏、婺剧、鼓词比赛培训展演、非遗成果展、文物普查图片展等送到基层。
【声音】
市文广新局艺术文化科科长陈有福:
文化惠民保障百姓
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惠民“五个百”工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52个村举办“村晚之星”充分说明此项工程深入人心。“五个百”工程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自主,种相辅,送为补”的新路子,推动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种文化,从培养文艺团队、文艺带头人等方面,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农村基层,吸引农民自编自导自演文化节目,丰富文化生活。此外,“五个百”工程充分保障了百姓基本文化权益,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数。
□记者 王伟建
图为花街镇2016文化艺术活动周活动。 记者 杨成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