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亿元重金奖给专注实业的各类先进企业
全市工业经济大会奏响发展最强音
金政朱志杰强调,勇立潮头,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记者 陈晓苏 王导
本报讯 6日,全市工业经济大会召开。市委书记金政强调,工业经济是永康发展的主战场,是永康赢得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工业强则永康强,实业兴则永康兴,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朝着全力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连续两年规上工业产值超千亿,多项指标稳居金华各县市前列,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的态势。不仅如此,质量强市推动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试先行等成效显现,也有力证明了虽然有风有浪,但这艘巨轮始终没有偏离航线,工业经济继续领跑金华。
工业发展基础更实,后劲更足,信心更强。可喜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政银企始终风雨同舟,为这艘巨轮领航。政府的敢于担当,银行的给力服务,都增强了企业坚守实业的定力。再加上企业的努力作为,成就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在当天的大会上,131家各类先进企业代表受到表彰,收到政府重奖近2亿元。
这次大会,表明了我市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的态度,也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企业发展得越好,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从去年的9414万元,到今年的近2亿元,不断增多的奖项和奖励总额,不仅让企业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也坚定了企业专注实业的信心,激发了在场36家市外省级永康商会会长回归的渴望。
“我们要让真正专注实业,办出质量、办出效益的企业得到政府奖励,得到全社会尊重。”金政用10组数据,展示了我市发展工业的底气和信心,同时明确,我市要坚持转型升级,激发各方面抓工业、抓实体、抓项目的积极性,真正强工业之本,固实体之基,走出一条独具永康特色的工业发展之路。
我市要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自身转型升级滞后、低小散短板依然突出、工业稳定增长动能不足、投资增长乏力、“两链”风险化解需持续发力等问题。如何解决?金政指出,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和金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永康制造从国际国内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在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和竞争中创造“永康高度”。
(下转2版)
金政要求,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把握加快发展和破解“两链”风险的关系;要围绕转型升级,正确把握盘活存量和拓展增量的关系;要突出质量效益,正确把握做大总量和做优质量的关系;主动顺应产业发展态势,正确把握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关系。要以投资是否有回报、产品是否有市场、企业是否有利润、员工是否有收入、政府是否有税收和环境是否有改善作为衡量产业是否有生命力的标准,坚持创新,不做低水平、“摊大饼”式的重复建设,全面迈入“质量永康”新时代。
金政强调,要提升党委政府驾驭经济、服务经济的能力,提升精气神,激发新作为,推动新腾飞。他要求,各级各部门握好“指挥棒”,加强政策引导,当好“店小二”,做好精准专业服务,要提效率,今天能办的事不拖到明天,要强服务,能主动的事就不摆架子,要讲大局,能变通的事就不设门槛,要重落实,形成决策的事就不讲条件;企业家们则要回归实业,回归家乡,提振精神,面对暴利的诱惑,守得住自主创新的寂寞,扛得住市场风险的打击,专注实业,扎根实业,打造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中以品质突围市场的样板。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志杰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振兴实体经济,坚定不移地深化创新驱动,坚定不移地重塑金融生态,做好主业回归、项目回归、文化回归“三回归”,重点实施八项工作,既抓好龙头实施“一十百千”工程,“流程再造”提升工业整体质量,化解“两链”重塑金融生态,抢抓机遇对接资本市场,创新驱动力促产业转型升级,“三个到位”营造公平公正发展环境,“安全第一”确保安全生产,开启永康制造的品质革命。(相关报道详见3版)
市领导范晓东、陈美蓉、朱世道、陈立新、陈嵘、吕群勇、陈慧瑛、胡联章参加会议。经信局、质监局、帮扶办、众泰汽车和哈尔斯股份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