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 “大美永康”惹人醉
□记者 王导
本报讯 金鸡报春晓。虽然不少人的春节假期结束了,但永康的“美”却让他们流连忘返。“这次回来,永康给我最大的感觉,那就是美,简直要美醉了。”在外打拼多年的市民章韬今年回家过年,在朋友的带领下玩遍了新老美景后直呼过瘾。
这个春节,永康的确很“美”。天朗气清,空气质量全省排前;山清水秀,自然风光旖旎可人;乡风民俗,文化遗产好戏连台;更有坚守一线岗位的“小红衫”,守护一方平安……这个春节,永康以山为笔,以水为墨,以天为纸,以文为案,在人们心中写下了四个字——“大美永康”。
自然美
空气质量指数频列全省榜首
今年是我市实行全域“双禁”的第二个春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永康蓝”成为了常态,人们也不像往年一样看到稍微蓝一点的天空就激动不已地狂刷朋友圈,而是多了份淡定。
的确,经过近几年连续扎实稳妥有序开展的“水气同治”,如今的永康正逐渐褪去以往“邋遢”的形象。全市河流水质全面得到改善,空气质量变得更加优良,尤其是春节期间,我市AQI、PM2.5等空气指数频繁位列全省各县市前列,甚至榜首。逐渐习惯生活在优良空气当中的永康人,怎么还会对司空见惯的“永康蓝”一惊一乍呢?
天空湛蓝,初阳暖暖,正适游山玩水。雄奇险峻的浙中名山方岩成为很多人的首选。市民王曙毅特意挑了个“黄道吉日”,一家老小一步一阶地走到了方岩山顶,虔诚地祈福。站在山顶的平台上眺望,蓝天如画,白云苍狗,远处青山绿水清晰可见。“这才是永康该有的美啊。”王曙毅一阵感慨,心情大好。
方岩风景区为永康的山水风光代言,但永康的自然美景绝不止方岩。盘龙谷、石鼓寮、五指岩、公婆岩……灿烂的阳光加上清新的空气,让市内外游客能够尽情领略永康的自然美。
乡村美
市内外游客青睐新农村
这个春节,江南街道园周村,无疑是朋友圈中的“常客”。“前几天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在刷园周村的长城夜景,简直太梦幻了。”在永务工的陈凌第一次在永康过年。1月27日晚上7时,吃完晚饭她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园周村,一下子就被眼前的美景给“迷”住了。夜色下,五彩灯光沿着小长城蜿蜒而上,魅蓝色的道路仿佛让人置身童话世界,如梦似幻,浪漫至极。陈凌走一会就要拍一张照片发一下朋友圈,一晚上不自觉地发了四十多张照片。
“年初一到年初四,我们村每天来的游客都在3.5万人次左右。”园周村党支部书记周双政自豪地说,这两年来,园周村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围绕乡村旅游做好美丽经济文章,合理开发,打造景点,注入更多现代化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乡村游。
园周村的长城夜景为这个春节注入了名为“浪漫”的美,而前仓镇大陈村的特色民宿则成为这个春节“温馨”的代名词。“我们春节前就订了房间。”来自杭州的游客周莹莹说,她去过省内很多其他有特色的村,但她还是喜欢现在的大陈村,同样是雅致小资慢生活的情调,但少了分商业气息,多了分淳朴,“特别是这几天村里搞的民俗活动,更是让人感觉既热闹又温馨。”
以民宿为核心,如今的大陈村正以全村为景点,融合文化创意、工艺创业等传统文化手工艺,向更具文化特色、精神内涵的美丽乡村演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大陈更美。”大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建伟说。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许多村庄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石柱塘里村、西溪寺口村……在这个春节,这些美丽乡村同样游客如织,向市内外游客展现了永康的乡村美。
文化美
非遗展演让年味更浓
很多人都说“年味”淡了,但对喜欢逛文化庙会活动的市民吴青而言,这个春节依然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龙川文化园的斗牛活动去看过没,很精彩,很刺激,那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噢,错过今天,再等一年。”2日上午,吴青兴致勃勃地劝好友一起去看斗牛比赛。
作为新兴的旅游景点,龙川文化园主打文化主题,组织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斗牛比赛。激烈的斗牛场面,斗牛士娴熟的技巧,博得了游客阵阵惊呼和掌声。“年初一时,售票就已超2万人次。”龙川文化园负责人吕际康说。
持续多年的方岩非遗展演同样向游客展现了经典的文化美。从年初一到年初八,方岩山上每天两场的非遗节目展演成为很多方岩游客的必看节目。“每年的节目都有所不同,但都是非遗表演,没想到永康的文化遗产也如此丰富。”已经连续三年春节上方岩看表演的游客应敏说。
不仅如此,还有象珠、芝英等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活动同样赚足了游客的眼球。事实上,年味就蕴藏在种种的文化活动之中。据悉,春节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文化活动在我市各镇街区上演:文艺演出、新春茶话会……这个春节,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永康的文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