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我市所有建制镇全部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全域创森为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打响头炮

  这是一座绿意盎然的城市:层层叠叠的城市生态隔离带郁郁葱葱,纵横交错的通道和水系绿色长廊生机勃勃,星罗棋布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风景如画。

  问城哪得美如许?为有源头“创森”来。近年来,我市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践行“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建设宗旨,以城区为中心,以路水为纽带,以镇村为腹地,深入开展“创森”活动。2015年,我市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2016年,西溪、唐先、芝英、方岩4个镇争创“省级森林城镇”。近日,记者从市农林局获悉,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发布《关于授予建德等城市(城镇)“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称号的决定》,其中我市西溪、唐先、芝英、方岩4个镇赫然在列。

  这个好消息意味着我市所有建制镇已全部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成为我省第二个实现全域创森的城市。目前,我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工作已进入实战状态,实现全域创森,无疑为“创国森”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我市定能乘胜追击,持续不断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确保3年后再添一张国字头名片。

  西溪镇:

  用自然风光激活经济

  西溪镇地处我市东北边陲,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让人“眼馋”。自2013年瞄准“省级森林城镇”这张绿色名片以来,该镇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专项资金奖励制度、动员全民参与植树护绿,着重对镇区及城镇道路进行绿化,打造烈马大道生态廊道,对东溪、西溪、棠溪等主要河道进行绿化,积极创建森林村庄,建设彩色健康森林。

  此外,该镇还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该镇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影视产业为突破口,建立西溪影视基地,用自然风光激活经济,开拓了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之路。2015年,该镇被评为“浙江十大旅游风情小镇”。近日,西溪影视基地被批准命名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截至目前,该镇已创建1个省级森林村庄、21个金华市森林村庄、33个永康市森林村庄,建成区林木覆盖率27.5%,单位、居住区绿地率25.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4平方米。

  古山镇:

  三创资金支持村村“创森”

  翻开古山镇“创森”成绩单,一组数字令人惊喜:截至目前,该镇已创建金华市森林村庄36个、永康市森林村庄47个,完成城镇绿化30亩、村庄绿化80亩、通道绿化200亩,森林覆盖率达47.3%,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61平方米。

  近年来,该镇将绿色通道建设作为“创森”的重要抓手,在原先的绿化基础上,对东永一线、方岩大道等重要通道进行绿化提升,对华溪、乌江溪两侧景观进行绿化提升,结合“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等工作,对各个路段进行彻底的检查及改造,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避免绿化缺失问题反弹。此外,该镇把绿化养护责任落实到各村、部门和单位,完善绿化管护机制,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

  2016年,该镇提出村村创建森林村庄工作目标,并落实“三创”扶持奖励资金和森林村庄创建奖励资金,调动各村“创森”积极性,力争今年森林村庄覆盖率达100%。

  前仓镇:

  全镇齐“创森”共护绿

  前仓“创森”,规划先行。该镇在确保“人员、责任、措施、资金”四到位的前提下,镇全体机关干部带头植树造林,因势利导掀起全镇“创森”热潮。

  除抓好森林村庄创建、金鸡山公园改造提升、330国道绿化提升、后吴村历史文化名村建设、盘龙谷虎踞峡生态科普基地建设等重点工程外,该镇还鼓励单位和个人造林绿化,实行绿化补贴政策。同时,该镇把绿化养护责任落实到各村和单位,鼓励社会团体参与森林管护,形成全镇上下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该镇已创建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个、省级森林村庄3个、金华市森林村庄19个、永康市森林村庄23个,建成区林木绿化率3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7平方米,建成市级松材线虫病防控示范区1个,在全市率先实行森林消防网格化管理。“邂逅古祠小镇、漫步森林氧吧”的美丽愿景已成为现实。

  石柱镇:

  社会多元投入支持“创森”

  近年来,石柱镇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以主要干线通道绿化、溪流沿岸绿化为框架,以森林村庄、城镇公园、居民区绿化为支点,以平原农区林带林网为网络,点、线、面结合,推进实施飞鹅山风景区改造、李溪滨江公园提升、李溪景观改造、北大迪溪景观改造、东永高速森林长廊建设、山水休闲森林长廊建设、森林村庄创建等八大重点工程。此外,该镇还打造了“南山木语”风情小镇,建成我市首个“省生态文化基地”。

  在用足、用好“创森”各项政策的同时,该镇积极引导各行政村、企业家、社会公众参与“创森”工作,形成市财政、镇财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多元投入机制,其中社会多元投入为该镇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据了解,该镇已创建省级森林村庄2个、金华市森林村庄5个、永康市森林村庄20个,建成区林木绿化率76.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8平方米。

  舟山镇:

  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前段时间,“最美公路”临石路刷爆朋友圈。这条公路就在舟山镇。作为我市“东南大门”“中国方山柿之乡”,舟山镇境内群峰林立,河流众多,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创森”工作中,该镇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新建改造同步、建设保护并举,着力打造“生态优美、物产丰盈、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森林城镇。该镇利用方山柿地方特色打造亮点,建设方山柿产业园;因地制宜多用乡土树种,积极保护古树名木;积极绿化古村落,可绿化地表100%覆盖;结合水生经济作物进行湿地建设,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结合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发挥湿地的吸附、沉淀作用,净化杨溪水库这口全市人民的“大水缸”;安排专项资金抓好绿化管护。

  去年,该镇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如今该镇森林覆盖率达65.6%,建成区林木绿化率30.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3.5平方米。

  方岩镇:

  成立园林绿化管理机构

  为支持“省级森林城镇”创建工作,方岩镇近年来投入约8000多万元,在建设森林生态廊道、精品公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5年来,该镇在方岩大道及东永高速方岩站入口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带,在双舟线西村至古竹畈村段打造“十里画廊”绿化工程,目前该镇主干道绿化率达到95%以上。镇政府和各行政村结合区域文化,建设派溪中心公园、灵山湖系列公园等精品公园,其中灵山湖生态景观工程包含可投胡村150亩桃树等经济林、大园村700亩早樱、银杏、紫薇等以及灵岩寺前村湿地工程等。

  该镇还致力于建设森林村庄,截至目前已创建16个金华市森林村庄、22个永康市森林村庄。

  俗话说“三分栽树七分管护”,为了建立健全绿化长效管护机制,方岩镇还特意成立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专门针对新旧绿化地块及时进行补绿添绿,切实巩固绿化成果。

  花街镇:

  多措并举提升绿化水平

  花街镇位于我市西北角,于2013年完成“省级森林城镇”的创建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绿化水平,该镇主要采取了三种做法:

  一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创建美丽乡村秀美村和精品村,呼吁各村因地制宜建街角小品、门前绿化带等。截至2016年底,该镇共有22个村通过精品或秀美村验收,剩余村庄依然在创建过程中。二是因地制宜开展绿化。山地是绿化的难点,但花街镇各村却借山地优势,在奇峻险阻的山上植树建山顶公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山地景观,其中以里坞、易川等村较为独特。三是向邻县市或其他镇街区学习,借鉴成熟做法。2016年8月,该镇相关工作人员在镇长的带领下,前往浦江、桐庐考察,多次前往其他镇街区学习,带回乡村规划先进理念,并在多个行政村推广。

  花街镇林技员陈春萍说,该镇土地面积52.12平方千米,其中山林面积6.8万亩,占了82%。镇里工厂不多工业污染少,所以显得非常原生态。基础不错,但花街镇不会懈怠,还是会加强绿化管护,继续维护创森成果。

  龙山镇:

  实施通道绿化新模式

  龙山镇是我市第一个创建“省级森林城镇”的镇。2016年,龙山镇党委政府以通道绿化和集镇、村庄绿化工程为重点,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近两年,龙山镇推陈出新实施通道绿化新模式,实现镇政府、苗木商、村民三方共赢。该镇无偿提供绿化场地(就是通道绿化带),苗木场根据镇规划要求,负责特定区域的绿化和日常管护,双方约定10年之内苗木场不得出售绿化带内的苗木,10年期满在确保整体绿化效果的前提下方可对绿化带内的经营性苗木进行处置。目前,这种模式已在长达2.8公里的龙山大道路段实施,绿化面积达110亩。东永一线龙山段的绿化也在有序地推进中,已基本完成基建工程,部分地段完成绿化,预计春节后将全面完成种植。

  2016年龙山镇完成绿化面积约450亩,使该镇主通道、集镇、村庄面貌进一步提升。此外,该镇华溪综合治理工程、绿道建设等项目都在紧张施工中,届时将建成一条长约4.5公里的河道生态示范线。

  象珠镇:

  借精品秀美村美化家园

  前段时间,全市精品村和秀美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而植树正是创建的重点工作之一。

  象珠镇长村位于双舟线旁,入口处有一块刻着“长村”两字的村碑,进村就能感受到“绿意”扑面而来。为了改善村庄绿化面貌,长村村民可谓费尽脑筋。前几年,长村边边角角种的都是红叶石南、杜鹃、小叶冬青等植物,这些植物不是长得快,就是花期短,没几天就要请人修剪,十分麻烦。村委会建议:“既然要创秀美村,就换些容易管理的吧。”于是,新种的植物变成了麦冬草、茶梅树、桂花等。为了更好地管护,该村发动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修剪植物叶子的队伍,省了大笔园艺费用。2016年,象珠镇长村和雅吕村一同被评为秀美村。

  如今,象珠镇越来越多的村积极加入到创建精品村和秀美村的队伍中来,全镇上下掀起了全域创森的热潮。

  芝英镇:

  村民见证“创森”带来变化

  2016年我市新晋的4个“省级森林城镇”中,芝英镇是最古老的一个。“创森”工作开展至今,该镇居民见证了周围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

  前段时间,经济开发区杜山头村通往芝英镇南山村的通道启动了绿化工作。如今,沿着这条通道向前行驶,隔几百米就能看到由迎客松、原石、麦冬草组成的街角小品,风景秀丽,令人心情愉悦。

  目前,芝英镇90%以上村庄已完成绿化工作。家住芝英镇下柏石村的陈女士说:“我常年在外奔波,几天前回了趟老家,还没到家门口就在路口看到了各色的茶花和菊花,心情瞬间变好。如今老家越来越美了。”如今,下柏石村老年食堂边、池塘周围,都栽下了花草树木,环境清幽,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场所。2016年年底,下柏石村如愿通过精品村验收。

  在芝英镇,放眼望去,随处是修得崭新的乡村小道、寓意深刻的墙画故事、盛情绽放的鲜艳花朵和因村制宜的街角小品。这美丽的乡村新面貌,引得其他县市区纷纷来此取经。

  唐先镇:

  森林公园成“创森”亮点

  2016年我市新晋“省级森林城镇”中,还有“中国红富士葡萄之乡”唐先镇。森林公园建设是该镇“创森”亮点之一。

  在唐先镇天马山森林公园,游步道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这些树都是一年前该镇白莲塘村村民搬上山的。当时为了改善绿化面貌,白莲塘村村民买来樟树、茶花、桂花树等树苗,组织村里30多名党员、20多位村民代表把树背上山顶。从山脚到山顶要走十多分钟的路,党员和村民代表来来回回走了好多趟。后来,其他村民也陆续加入到植树队伍中,天马山森林公园也越来越绿意盎然。

  唐先镇岩洞口村也有一个森林公园,叫龙景山森林公园。该公园不仅是该村村民爬山锻炼的好去处,也是周边雅堂村、新河村、格山沿村等村村民休闲健身的首选地。这个森林公园是岩洞口村村民自筹资金建的。

  浙江最美森林——历山针阔混交林

  最美公路——临石路

  全民义务植树

  古山镇大园东村

  浙江最美森林古道——铜山岭钱王古道

  最美河流——李溪

  浙江最美入城大道——五金大道

  省生态文化基地——南山木语

  □记者 李梦楚 陈慧


永康日报 特别报道 00004 2017-01-10 永康日报2017-01-1000007;永康日报2017-01-1000009;永康日报2017-01-1000008;永康日报2017-01-1000011;永康日报2017-01-1000019;永康日报2017-01-1000016;永康日报2017-01-1000020;永康日报2017-01-1000014;永康日报2017-01-1000021;永康日报2017-01-1000012;永康日报2017-01-1000022;永康日报2017-01-1000010;永康日报2017-01-1000023;永康日报2017-01-1000017;永康日报2017-01-1000024;永康日报2017-01-1000018;永康日报2017-01-1000025;永康日报2017-01-1000015;永康日报2017-01-1000026;永康日报2017-01-1000013 2 2017年01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