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题

  “新永康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

  □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新永康人”又迎政策“好声音”。9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志杰主持召开市十六届政府第六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永康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明确将“新永康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妥善解决城乡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根据《永康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救助对象从原来的永康市户籍人员一类对象扩大至三类对象,除本市户籍人员外,还增加了居住在我市并持有《浙江省居住证》的人员和困难发生在我市市域内的其他流动人员两大类,确保临时救助全覆盖。同时,临时救助标准也有了相应提高。

  “‘新永康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将他们纳入临时救助范围,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朱志杰要求相关部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尤其要加大与企业的对接,确保将临时救助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难题。

  “看病难”“看病贵”向来为群众所诟病。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永康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七大任务,具体包括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巩固完善全民医保关系、强化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等。同时,方案还提出了到2020年,责任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每个家庭拥有1名签约服务的责任医生,基层门诊人次占总门诊人次达到75%以上;智慧医疗覆盖100%的公立医院;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28%以上等具体目标。

  “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要将老百姓最关心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朱志杰强调,要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打造特色医院,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制定激励奖励机制,政策向基层倾斜,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全市医疗卫生事业有明显转变。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永康市桥下水厂、芝英水厂污水处理费标准调整方案》《关于加快镇(街道、区)“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府院联动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要求将杨埠区块污水管网工程列入2017年度政府财政预算范围》《永康市平原绿化扶持管理办法》等议题。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邀列席会议。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6-12-11 永康日报2016-12-1100013;46319 2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