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内753户个体户转型为“有限公司”
我市提前完成“个转企”三年目标
□记者 胡颖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今年新增“个转企”528家,其中公司制341家,占比65%;去年以来共完成“个转企”753家,其中公司制企业557家,占比74.03%。这也意味着我市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超额完成三年700家“个转企”的目标数,速度质量为金华各县市区之最。
西溪镇金兔纺织机械厂2014年就已完成从个体户到有限公司的转型。企业负责人吕振松说,2014年想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但受个体户“身份”限制,不具备参展资格被拒之门外。同时,个体户还存在着融资贷款难、不能开具发票等问题,也着实让吕振松遭遇不少尴尬。我市出台“个转企”政策后,吕振松第一时间申请“个转企”。转为公司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成功转型之后,不仅打响了公司的品牌,从以前小打小闹的工厂成为了有限公司,拥有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同时,也促使自己对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实现良性发展。”吕振松说。
2015年以来,根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要求,我市本着“服务转型、助力成长”的宗旨,持续发力,推进市场主体向质量型、成长型、带动型发展。
采访中记者看到,陆续有不少个体户前来了解情况以及申请“个转企”。在“个转企”手续办理中,个体户不但能享受“绿色通道”便捷服务,还可以直接在所在地的市场监管所办理。凡在当日下午4时前受理的“个转企”业务,保证当天审核发照。同时,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服务职能,通过集中指导、现场办公、上门服务等各种强化手段,优化了登记服务。除此之外,还出台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放宽准入门槛,做好跟踪指导,提高公司制转型占比,使“个转企”量质并重。
另据了解,今年7月,我市出台了《永康市2016年“个转企”工作方案》,明确各镇街区指导数,集中攻坚,并于9月中旬召开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中期总结推进会,对转型升级进行再部署推动。同时,市场监管局加强与地税、国税等部门的联动,相关部门和镇街区有关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积极帮助个体户办理转型升级手续,根据各辖区的具体情况,结合“个转企”行业指导目录,明确各单位“个转企”工作的主要方向,稳步推进“个转企”工作。
不仅如此,我市各相关部门还自我加压,提出了“筛选建库当好‘引路人'、重点培育当好‘红娘'、服务企业当好‘店小二'”的工作要求,积极支持引导已经具备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成企业、规模以下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让个体户有动力转成小企业,让小微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三个角色稳步推进“个转企”工作,进一步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鼓励个体工商户向高质量的有限公司转型。”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限公司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形式,股东在责任承担上以有限责任为显著特点,个人独资则仍然要负无限连带责任,“我们将发掘一批真正内心想转、想发展的个体户转为公司,‘个转企’工作将更加追求量质并举、质量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