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从严治党延伸至农村“神经末梢” 促村务公开透明规范
我市全面推行村务监督质询会
□记者 王导 见习记者 胡颖
本报讯 近日,花街镇率先正式推行村务监督质询制度。倪宅村村干部当着镇党委、纪委领导的面,接受村民代表的质询,要求当场给予答复。
“质询会”在村民们眼中是一个新鲜词。当天的质询会上,倪宅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分别就2016年上半年的村级事务和财务运行情况作了说明。12名村民代表围绕村级工程建设、污水终端、村容村貌管理等实际问题,向村干部发出质询。花街镇33个行政村的村干部也在台下观摩了整场质询会。
“当初说5月份之前要打通到溪边汪村的那条单幅路,怎么到现在还没有进场施工?”在质询会上,倪宅村村民章方正当场向村干部“开炮”。
面对“辣味十足”的质询,倪宅村党支部书记倪成纲诚恳地作出回答:“当时由于没有土地指标,考虑到农户拆建后没有地方安置,所以延期了施工时间。现在我们已拿到相关的土地指标,马上准备进入放样、征地程序。争取尽快打通单幅路,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以前村干部解答村务问题都是在村里讲讲,是真是假我们也不知道。现在在质询会上,村干部要当着村、镇乃至市纪委工作人员的面直接回答,弄不得虚也做不了假,打消了我们的猜疑,听起来更加放心。”听完回答,章方正满意地说。
一个下午的质询会,现场揭短亮丑辣味十足,村民质询问题切中要害,着实让在台上接受质询的村干部们“红了脸”“出了汗”。倪成纲也坦言,村建设过程中的确有些问题没做到位,而村务质询会让村民们真正参与到村务监督中来,有效解决了村民参与村务知情难、做主难、监督难等问题,这对村两委来说压力很大,但触动也很大,以后要继续定时召开质询会。
据悉,村务监督质询是市纪委为提高村监委履职能力水平,促进村务、财务、党务工作公开、透明、规范,创新村监委履职方式的大胆尝试。为加强民主监督,建立完善基层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今年8月中旬,市纪委先后在经济开发区黄城里村、江南街道园周村、芝英镇柿后村等8个村试点召开现场质询会。8场质询会,党员、群众共提出质询事项53件,村貌卫生、治安防控等民生问题18个,涉及村工程问题22个,涉及村级资产问题3个,涉及村务运行等情况的问题10个,问题有效反映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焦点问题。
质询会为村民参与村务监督提供“直通车”的同时,也为村干部加快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装上了“助推器”。
江南街道园周村,在质询会之前,村祠堂周围的店铺存在出店经营的情况,卫生环境脏乱,广告牌杂乱,店铺经营不规范。质询会上,村民周红果当场提出了该问题,村三委立即安排整改,对店铺的出店经营行为进行了规范,并统一制作广告牌,对乱堆放进行清理,并落实村委周连永每天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即刻处理,大大改善了经营环境。
“质询会让村干部现场作出解释和承诺,如果事后没行动或者完成不了,那无疑就是自己打脸了。这样一来,村干部干事肯定会更加尽心尽力。我现在很期待村干部接下来的行动,期待看到村子的改变。”同样在质询会上向村干部“开过炮”的倪宅村村民倪红革说。
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嵘表示,村级事务监督质询由村干部当场对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或作出整改承诺,可消除群众对相关事情的误会和猜疑,化解日常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难题,有利于激活村务监督的“神经末梢”,畅通农村基层的“毛细血管”,把从严治党延伸至农村,促进村务公开透明规范。接下来,我市将全面推行村务监督质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