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添寿
□华犁
有一副风雅的对联:“山静日长仁者寿,风和天朗圣之歌。”
“仁者长寿”成为目前养生方面颇为时尚的一句话。我每每看到这句话,脑海中总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仁者为什么会长寿?最近看了一些长寿者的文章,初步明白了其中确有道理。
“仁”乃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仁之要素,为推己及人”。可见,仁者包括对己对人两方面的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
仁者对己,首先是一名谦谦君子。他淡于名利,严于律己。即使事业成就已达巅峰,他也总是低调做人。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于2016年6月25日去世,享年105岁。可她一生“和谁都不争,和谁都不屑”。人们赞她是著名作家,可她自谦地说:“没有这份野心。”人们赞扬她的作品畅销,她却风趣地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上尖上的短暂。”
郑逸梅老人已近百岁,是著名散文家。他笔耕八十载,记载的人物上至晚清下至当代人,创下了年代跨度之大、涉及人物之多之“最”,可是郑老心态恬静安然,淡于名利。他有两句名言:“不与贵交我不贱,不与富交我不贫。”
其次,仁者一定又是心胸豁达者。冰心先生从1900年出生到1999年与世长辞,前后跨度近百年,人称“世纪老人”。她对自己养生方面有个“总结”。她亲笔写下了一副对联:“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她对自己人品的最好写照。她说:“我没有特别的养生之道,就是心里豁达一点,从不跟人计较,也不跟自己过不去,一个人最怕是心病!”
仁者对人,大致也有两方面的品德。
一是对人宽容大度,不计恩怨。冰心先生一家8口人,“文革”时期家人被分送到8个地方。她被关进“牛棚”,强制劳动改造,但仍然能泰然处之。她在文章中平静地写道:“这就是我们的晚年,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没有感到丝毫的不足。”北京中医药大学杨保林主任医生说,不较真,不比较,不劳心,不劳神,心胸宽容大度,自然对身体有好处。儒家说仁者寿,也正是此意。
二是富有同情之心,仁者爱人。儒家云:仁以同情心为本,故爱人为仁也。“医为仁术”,故仁者爱人最明显的是体现在医生的职业上。国医大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的老校长何任在仁者爱人方面,堪称楷模。他年已九十,还在坚持门诊,为病家服务。有一次他去上班的路上遇到我。我说,何院长您这么大的年纪还去门诊,该休息了。他说,许多病人都是起半夜来挂号,我怎能忍心不管他们呢?我说,那你得限号啊!他说,病人既然来了,又怎么能忍心叫他们空跑一趟呢?据说,他每次门诊除了看完限号外总要加不少号,直到看完病人为止。
孟子说:“人兼有不忍之心。”老院长说的两个“不忍心”,充分体现了“仁者爱人”的高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