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国家统计局高度评价我市资源产出率统计核算体系

  明年4月完成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编制

  □记者 童英晓

  本报讯 10月30日,我市统计局就创建全国首个完整的县域资源产出率统计核算体系在全国能源统计年报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据悉,此次我市统计局作为唯一基层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司长文兼武高度评价了我市在资源产出率统计核算研究方面的创新工作,并指出我市在区域资源产出率统计核算上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对下一步推动全国各地区资源产出率核算具有重要意义,也充分体现了基层一线统计的创新活力。

  据了解,资源产出率作为全面反映资源生产和消费情况的典型数据,可以精准反映投入了多少资源产出了多少,是反映资源利用的效益、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我市在创建创新资源产出率上,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了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方法。在数据采集、分析运算和信息发布方面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和常态化,并采用“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的数据采集手段。构建了循环经济网络直报系统,实现全市6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抽样的200多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调查单位数据资源采集,于每月5至15日定期上报,由各镇街区统计中心逐级审核汇总。整个统计管理工作获得全国统计领域首个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我市的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资源产出率统计正从城市、工业、园区和企业等四个方面为全市的绿色循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服务。目前我市共安排工业、服务业、农业、社会等层面的循环经济创建项目78个,总投资295.8亿元,各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的效果已在资源产出率等指标中得到反映。

  文兼武指出,资源产业率统计核算非常困难,资源区域输入输出、重复计算这两方面,更是关键。为确保源头数据的真实性,市统计局结合国家统计局的一套表制度,建立资源产出率统计报表制度,构建循环经济网络直报系统,实现数据资料定期采集,包括重点调查企业的选定、调查表式的设计、调查数据质量评估,并构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云平台,通过数据比对与校核,确保数据质量。

  资源产出率统计核算仅仅是循环经济统计领域的一部分,如何完善、深化和发展呢?今年8月,市政府授权统计局,专门下拨100万元研究经费,启动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的统计编制工作,争取在明年4月前完成,并力争在全国率先完成县级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的编制创建。

  据介绍,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将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考核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创建成果。发展指数共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产出率、减量化水平、再利用和资源化、污染减量及效果、绿色发展等6个二级指标,100项三级和四级指标。统计范围、力度和系统性大大加强,实现从工业到农业、服务业、社会领域,从资源利用到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全覆盖。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6-11-01 永康日报2016-11-0100013;43198 2 2016年11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