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企业家盛赞“信心之旅”精准及时

  立志以江苏企业为标杆,加快转型升级

  □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27日,我市党政企考察团结束考察,回到永康。考察结束了,但由此裂变而来的思考却还在“兴头”上。“‘信心之旅’很及时,打消了不少发展和转型升级中的焦虑。”“有差距不代表我们就落后,恰恰表明我们的发展还有提升的空间。”考察及返程途中,以发展为主题,大家聊得不亦乐乎。

  3天时间,18个考察点,横跨民营、合资、外资等多种类型,让尤奈特电机董事长李金东大感“很对味”。“定位精准,选的企业很有代表性,可以看出市委、市政府做了精心准备。”考察结束后,李金东从产品、管理、智能制造、行业地位、战略和未来布局等维度,分析自身与江苏企业间的差距。

  “路之遥的客户都是世界500强,我们就是缺少重量级客户的支撑。”李金东说,此前已开始布局终端市场,通过此次考察,他们的决心更大,今后的步子也会迈得更快。

  同样觉得豁然开朗的,还有飞哲工贸董事长夏月飞。“苏州一带有不少企业已经步入4.0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大提升了他们各方面的创新能力。看他们的车间,工人很少,井然有序,产能和利润都很高。”夏月飞认为,这得益于强大的数据和网络支撑,使其能快速精准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与其相比,传统管理具有滞后性,“回去以后我们也要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多加努力,内外兼修,从危机中杀出一条血路,使企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转2版)

  (上接1版)

  创业30余年,先行集团董事长吕文广却没有丝毫懈怠。“我们生产的保温杯在市场上有好的口碑,但我们与典范企业间的差距也不容小觑,他们就是我们追赶和努力的方向。”通过考察,吕文广对工业4.0的理念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决心在智能制造方面加大投入,提升制造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考察学习中,企业家普遍感到,产业是企业的“根”,创新是企业的“魂”,品质是企业的“神”,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考察学习,企业家们的信心都很足,作为涉企部门,市经信局局长李浩锋的信心也很足。“与他们相比,我们确实存在差距。但是,有差距说明我们创新和提升的空间都很大,这就是永康工业的活力和希望,我们要一起走好这条路。”李浩锋说,今后,经信部门将更加努力地为企业做好服务,积极争取好的政策,真正做好企业的“店小二”。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前期不懈努力,我市通过省级答辩,继防盗门行业成为试点后,保温杯行业也列入省“机器换人”分行业试点,同时开始创建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通过这些项目建设,能为我市智能制造,大步迈向工业4.0提供更多更好帮助。

  作为全市工业的主战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朱长林看到创新驱动的同时,更关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苏南一带对人才的引进力度非常大,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不遗余力建设科研机构和创新基地,这就是竞争力所在。”朱长林说,创新是发展最大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我市在人才的引进培养、留住人才的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环境营造、人才引进培养是个综合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要真正认识工业4.0的本质,而且从政府到企业家,都要转变观念。”朱长林说,我市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向工业4.0迈进,努力追赶典范,但还需要加快进度。他认为,我市传统的八大行业里有很多“单打冠军”,今后应对各行业进行集中谋划,发挥企业主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政银企形成合力,工业美好未来可期。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6-10-29 永康日报2016-10-2900025;永康日报2016-10-2900016 2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