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市妇保院儿科被浙大儿童医院托管带来巨变
努力打造全省“双下沉、两提升”样板
为破解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难题,2013年,我省启动了“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同年7月,我市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童医院”)签署了2013年-2018年市妇保院托管协议。合作办医3年来,市妇保院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在我市及周边县市均有较高知名度,逐步成为永武缙区域患者就医的优先选择。20日,省卫计委巡视员叶真一行来永督导我市“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在肯定市妇保院“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成绩的同时提出更高期盼,鼓励该院打造我省“妇幼”支线上的“双下沉、两提升”样板。
浙大儿童医院下沉专家陈建慧
在市妇保院查房
浙大儿童医院杜立中教授
为我市儿科医生授课
美国罗马琳达大学教授
在市妇保院查房
□记者 李梦楚 通讯员 徐姝洁
建设儿科特色专科
完成医疗管理规范化建设
2013年7月,市妇保院与浙大儿童医院“缔结姻亲”,市妇保院挂牌成为浙大儿童医院永康分院,其儿科被浙大儿童医院全面托管。
心血管科、消化科、呼吸科、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科、遗传代谢科……挂牌之后,来自浙大儿童医院不同科室的“专家大腕”陆续下沉市妇保院,其中有20多位副高职称以上学科带头人及医护骨干,还有10多位中级职称专科医师。
下沉专家个个是“实干派”,他们亲自参与市妇保院儿科管理,亲自查房、门诊、手术、授课,并为市妇保院“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室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各项操作流程。
有这样上档次的“亲友团”相助,市妇保院儿科各项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开设新生儿科、重症医学、消化、内分泌、呼吸等专科门诊;开展2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多项技术填补了浙中地区的空白,在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的同时,带动我市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提高。
“刚签署托管协议时,我欣喜之余又有些忐忑,不知道这次合作是走走过场、挂挂牌子,还是真的会为市妇保院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3年过去了,市妇保院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市妇保院院长朱东波心里的石头可算落了地。
引进优质医疗资源
市民家门口问诊省级专家
市妇保院成为浙大儿童医院永康分院,对市民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是问诊省级专家更方便了。
青春期医学义诊、浙大儿童医院支部书记下基层专家义诊、哮喘之友联谊会、省级专家下乡坐诊,方便了市民直接在“家门口”问诊省城医生。
除了这些常规活动,浙大儿童医院还为市妇保院牵线搭桥引进了“洋面孔”——去年3月、今年6月,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考察团两次远道而来,在市妇保院进行学术访问、举办“中美儿童健康博览会”。这些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为我市引进了更多更先进的医学技术与资源,让市民成为直接受益者。
专家下沉,带来的另一重大变化是技术革新。托管后,市妇保院新生儿科、小儿外科、儿童康复科病人逐年攀升。“永康市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设于市妇保院,新生儿科抢救成功率提升到92.2%,儿科医疗纠纷发生率为零,群众满意度为95.4%;尤其是新生儿科的业务技术和重症监护技术得到全面提升,在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重症肺炎等各项危重症诊治方面领先浙中地区,曾成功救治了本地区最小胎龄儿(胎龄仅25周、体重880克)。
此外,市妇保院在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外科诊治领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闭锁等先天畸形的病人提供保障;建立了儿童康复中心,增设儿童康复病区,引入语言疗法及运动疗法等先进的评估技术、治疗技术,对发育滞后的患者提前进行评估和训练,小儿康复病人增长率达到331%。
专家带来的,除了技术上的革新,还有观念上的革新。“以往我们更专注于护理技术的提高,对服务细节关注不够。省城专家治疗之余,不忘提醒患儿家长做好防坠床、小心跌倒等小事,这些细节让我们很受触动。”市妇保院儿内科护士长陈仙丹这样说。
在下沉专家的言传身教下,市妇保院的医护人员注重医疗质量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服务品质。如今,该院儿科非计划拔管、静脉输液外渗、新生儿红臀、跌倒坠床发生率均明显下降。
提升基层医疗质量
为后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医院要持续发展,靠的是人才。托管后,下沉专家针对市妇保院的专科特色建立了儿科各亚专科,组建了5个新的学组,包括新生儿学组、儿童急救学组、消化学组、神经内分泌学组、呼吸学组,儿科学科建设开始向精细化、专科化发展,儿科医生都有了明确的“用武之地”。
平台有了,如何让市妇保院儿科医护人员提升业务水平呢?作为市妇保院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浙大儿童医院为市妇保院培养人才“义不容辞”。
托管以来,市妇保院陆续选派17名业务骨干到浙大儿童医院进修学习,选送了11名临床医生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每季度选派2名低年资医生到浙大儿童医院参加疑难病例讨论。此外,浙大儿童医院为市妇保院代培了2名在职研究生。
在市妇保院,下沉专家则通过结对子、导师制等方式对市妇保院医护人员进行点对点帮扶指导。午休时间,市妇保院会举办“学术沙龙”;下班之后,还有“小课堂”。无论是国内外儿科临床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是最新医疗进展,专家们都能娓娓道来,拓宽市妇保院医护人员的视野,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
在这种空前浓厚的学习氛围下,市妇保院医务人员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显著提升,两年来儿科共发表一级刊物论文9篇、二级刊物论文30余篇。托管期间,获省卫计委科研立项2项、金华市科研立项2项。
此外,市妇保院儿科每周都会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急救模拟演练,让医生参与会诊,提高急救水平。下沉专家还亲自上阵做示范,“手把手”地教,让大家更直观地学好各项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通过各种跟学活动,市妇保院儿科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业务水平、服务水平均大幅提高。
带动我市儿科提升
为推进分级诊疗建立基础
这两年,市妇保院的办医成果有目共睹。其儿科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已逐步建设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我市及其周边县市的医疗服务示范中心。
不过,朱东波深知,“一家独大”不是市妇保院开展“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目的,市妇保院身上还扛着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借托管契机促进我市儿科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在下沉专家协助下,市妇保院举办了4期省级继教班、4期市级继教班,举办了82期学术讲座,组织教学查房160余次。更难得的是,该院还邀请浙大儿童医院院长杜立中,党委书记舒强,副院长龚方戚、傅君芬等“大牌”专家来永授课指导,让全市儿科医护人员2300多人次受益。
医生受益了,城区市民问诊专家也方便了,怎么让省级优质资源继续下沉,让镇街区卫生院也能“分一杯羹”呢?每次到对口镇街区卫生院支援帮扶时,市妇保院都会邀请下沉专家一起,为镇街区卫生院医务人员组织住院查房、培训示教、病案分析,切实提高镇街区卫生院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
“如何让基层群众就近就医?如何解决群众生小病往大城市跑的现状?‘双下沉、两提升’是最好的突破口。市妇保院畅通了与浙大儿童医院、镇街区卫生院之间的转诊渠道,目的就是为推进分级诊疗建立基础,引导患者合理就诊,提升群众满意度,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朱东波说。
市妇保院儿科托管期还有2年,如何进一步提高“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实效?朱东波说:“今后市妇保院将与浙大儿童医院建立更加紧密的托管形式,真正实现‘人员下沉立体化、医院联系信息化、医院管理同质化’,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更加贴心的医疗服务。”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永康市妇幼保健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