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改嫁9年后,接来婆婆一起生活
14年前,丈夫去世,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女儿和年迈的婆婆。之后,她又做了一个令大家都惊讶的决定,带着婆婆一起改嫁。改嫁之后,她依旧悉心照料婆婆,在夫妻俩人的共同努力下,83岁高龄的婆婆耳聪目明,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健康。
20日上午11点左右,记者在花街村菜场见到了这名孝媳,她叫王荣秀。记者与她见面时,她正准备回家做午饭。
婆媳两人情同母女
“我的媳妇真好的,我真是多亏了她。”刚进入王荣秀的家中,记者就看到她的婆婆夏玉完坐在一楼房间门口,估计是有点饿了,正拿着一瓶八宝粥在喝,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老人连说了几句“我的媳妇真好。”
90年代初,20余岁的王荣秀从云南嫁到了我市唐先镇石湖坑村。“婆婆只有我丈夫一个儿子,可能因为我比他小13岁,婆婆对我就像对女儿一样。”王荣秀说。还年轻的王荣秀衣服洗不干净,老人也会自己默默地帮她再洗一遍。
王荣秀的丈夫做的是补铜壶的手艺活,常常要到处去找活干。丈夫出门后,婆婆怕王荣秀一个人太无聊,便喊她一起睡觉。当年,家中还没有电视机,婆媳两人吃了晚饭便早早地躺床上休息,“那时家里有很多故事说,我就把自己平时看过的故事讲给婆婆听,婆婆么和我讲大话,特别有意思。”王荣秀说。两个人就在这样的说说笑笑中感情越来越深。
给婆婆存5000块养老钱是改嫁的唯一条件
2002年初,王荣秀丈夫因故去世。丈夫去世后,王荣秀担起了照顾婆婆和两个女儿的责任。白发人送黑发人,又是唯一的儿子,王荣秀知道婆婆心中肯定比自己难受万分,她默默地决定一定要好好照顾婆婆。
那年十月,经人介绍后,王荣秀和花街镇金长园村的颜忠尉相识相恋。“当时,我也想找个能陪自己走完后半生的人,可婆婆会同意吗?”王荣秀也很纠结。没想到,婆婆却对自己说,颜忠尉人挺不错的,值得托付。
当颜忠尉问王荣秀有什么要求时,她却说出了一句让大家都惊讶的话。“我以后一定要给婆婆养老。此外,我什么金银器材都不要,但你要给我婆婆存5000块钱的养老钱。”面对这样有情有义的女人,颜忠尉说:“孝敬老人是美德,你嫁给我后,我会和你一样,像对待亲妈一样对待她。”
于是,王荣秀就带着婆婆和两个女儿,嫁给了颜忠尉。
骑车两个多小时去看晕倒的婆婆
□记者 陈凯璐
树木的枝繁叶茂归功于土地的养育,儿女的成长归功于父母无私的付出,妈妈从小把我们拉扯长大,一路走来不容易,希望现在一家人开开心心和和睦睦,奶奶可以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过好每一天。
——大女儿 成仙云
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母亲,特别是我的母亲,她的辛苦和付出远要比别人多,愿妈妈一切顺利,我们的家永远和睦平安,奶奶也能健健康康地安度晚年。
——小女儿 成仙利
妈妈一直以来对我都非常好,从来不会有偏心的时候,这可能也是我们这个家可以这么和睦的原因。真切希望我们的家能一直这样下去,愿奶奶有个好身体,快乐开心地过好以后的日子。
——儿子 颜钦辉
来这个家几年了,看着家里能这么和睦很开心,更是希望这份温暖能这么下去。愿婆婆一切顺顺利利,这个家平平安安,愿奶奶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媳妇 程细妹
起初,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见婆婆手脚也还算利索,能自己烧饭洗衣服,也就由着她了。她把家里的电话号码留给邻居,希望婆婆有事她们可以告知。
有一天,正在工厂上班的王荣秀接到消息,婆婆在家晕倒了。从金长园村到石湖坑村必须要先坐车到紫薇客运站,还没有直达的班车,必须先转车去唐先。急得王荣秀跑回家骑着自行车就出发。骑了两个多小时后,她终于回到了30公里外的婆婆家。在邻居的帮忙下,当她到家时,婆婆已经恢复了意识。不放心婆婆一个人在家,王荣秀坚持把老人接到花街住了一段时间。
2011年,王荣秀常常接到邻居打来的电话,说婆婆又一个人晚上走出去了。“接到过好几次电话,一个人半夜跑山上去,一个人自己抱着被子睡在田里,还有一次摔在门前的溪里。年纪大了,她脑子有些不太清楚,我实在不放心,就把她接了过来。”王荣秀说。
夫妻俩起早贪黑去卖菜,原先贫困的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盖了一幢五层楼的房子。王荣秀安排婆婆住在一楼的房间里,天气好的时候就给她洗洗头发,晒晒被子。在王荣秀和颜忠尉的悉心照顾下,老人身体状况都有所好转。从老人整洁的穿戴和满足的笑容中可以看出老人生活得很快乐。
“妈妈对奶奶的好,我们都看在眼里,她给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以后我们都会向妈妈学习。”颜忠尉的儿子颜钦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