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机器换人撬动装备业驶入发展快道
——从五金博览会看永康智造转型方向
同往年一样,第21届中国五金博览会机械设备展区隆隆的轰鸣声依旧不绝于耳。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开幕首日,展区里的人流明显增多,坐在交易区洽谈的明显比往年增多。今年展出的机械设备透露着新的信息,它们正朝着精密、集成、智能的方向不断迈进。
[
[
□记者 吕高攀
A
高精控制系统
取代技术工
26日,企业主杨忠星先后两次来到机械设备展区。第一次,他抱着观望的心态,探访适合自己的设备。第二次,他直接带着半成品来到现场,与浙江优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探讨起焊接机械手改造的可行性方案。
“人员流动速度太快,且品质和效率不稳定,挺烦恼的。”杨忠星早就谋划着把人工焊接流水线用全自动焊接机械手代替。
永康市瑞久工贸有限公司的夏信伟同样带着迫切的需求来到机械展区,两年之前,瑞久公司的压铸流水线引进了自动给汤机械手,稳定而高效的机械设备让夏信伟尝到了甜头,今年他谋划着把后续的几道设备全部用机械手来代替。
夏信伟说,与机械手相比,人力操作持续性显然不占优势,超过6个小时之后,随着疲劳度增加,生产效率和稳定性就会快速下降,机械化生产能完全不用考虑此因素。
小型汽油机是瑞久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作为工具产品的零部件供应商,夏信伟明显感觉到近两年来合作伙伴对产品质量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正是他急切改造生产流水线的重要原因之一。
思考一:近几年,越来越多种类的机械设备已开始抢占我市企业的各种生产流水线,小到50cm的冲床送料机械手,大到3m高的包装车间打包机械手,复杂多变的360°焊接机械手……尝到甜头的生产企业对此需求不断加大。对于我市机械设备生产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大蛋糕,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设备制造商的挑战同样存在:五金产业众多,生产程序复杂,需求方向各有不同。
采访中,记者翻看浙江优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洽谈意向记录表格之后发现,机械手流水线的改造已并非大型企业的“专利”,中小型企业同样充满了渴望。
正如浙江优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学文所描绘的,适应与五金产业的机械手同样需要高精度的控制系统,如人手般灵活的终端处理能力,不仅能代替普通生产岗位,也能取代技术人员岗位。
B
覆盖流水线
全工序
这次参展,市乐福尔涂装设备有限公司徐雄亮申请了比去年近乎大了一倍的展区,但展示设备反而更少了,现场的四台崭新设备最新研发成果。根据我市杯业、厨房用品和门业等几大传统产业开发的涂装设备将清洗、磷化、喷涂和环保处理等多项前置和后续程序全部整合到一起。
单是各个程序的衔接和处理工艺,乐福尔公司就先后申请了十多项专利,一台机械设备囊括了近乎三分之一的生产程序,仅需一个程序操作人员的组合流水线显然大大释放了人力成本。
“其实现场展示的仅是企业对机械智造的一种理念,目前整个生产体系的改造才是公司的王牌。”徐雄亮介绍。
思考二:今年参展的设备制造商其实已感受其客户企业的变化:我市企业今年的技改项目中,涉及整体ERP整体信息化改造的项目占到75%,被列为省“两化”融合试点项目的王力集团“数字工厂”和安德电器公司“网络协同制造”同样是针对企业整条生产程序改造。
正如有位企业主所说,整体化改造不仅提高企业实力,更能提升企业形象。此前,一位欧洲客商来该企业参观,检测完样品质量后,要求前往生产车间考察。当该企业主把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演示一遍之后,欧洲客商当即就与其签下了订单。
拉瓦清洁设备有限公司新厂区建成,搬迁过程成为该公司生产流水线更新换代的最佳契机,于是管理层下定决心,整条生产线从头到脚完全变了个模样,能用机械手的绝不插入人工操作。
单一工序实现自动化已不能满足企业“欲望”,针对生产端整体性改造需求快速放大,装备制造企业需要为下游企业提供的不仅是单元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更重要的是处理生产程序之间的衔接能力,以及提供整体化的应用软件支持,包括为企业做好现场信息采集、投入产出分析等,甚至得帮助企业完成生产车间整体布局规划,以期达到最佳的智造整合效果。
C
加工中心
精密设备增多
在金华立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品牌展位上,两台大型加工中心几乎占据了全部位置,正在演示的加工区域吸引着客商驻足观看。
“去年博览会,我们只带来了边上那台小一点的加工中心,今年特地将大设备也放到现场来展示。”立嘉公司总经理何文斌说,他已连续七年参加五金博览会,每年的感受都不同。
何文斌介绍,看个头就应该明白,两台机械加工的产品尺寸大小有很大区别,较大的那台比较适合加工汽摩配和大型园林工具的核心部件,能做到四个方面同时加工,产品精加工一次成型,比较适合精密配件的生产。
何文斌坦言,与宁波、青岛、苏州等部分精工产业较为发达的产业区相比,永康确实还有一定差距,但是近几年来,本土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的追赶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对大型高精设备的需求不断加大,意味着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速明显。
除了立嘉公司外,不少参加今年五金博览会的外地设备制造企业同样将大型的冲床和加工中心带到现场,也正说明我市企业对高端大型精密加工设备的需求开始持续扩大。
思考三:今年我市企业购置的新设备名单中可以看到,星月集团的折弯中心价值超过600万元,铁牛集团的五轴加工中心花费高达230万美元,上半年全市高端进口设备的投入费用增长高达48倍。
今年博览会现场大型高精设备齐聚的现场正释放着一个信号,我市企业生产不仅从制造向“智”造转变,更向“质”造发展。如今许多企业主都已经意识到,供过于求的其实是低端市场,中高端市场才能给予制造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需求的转变无疑将为我市装备制造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转型升级契机,何文斌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市生产企业对大型高精设备的需求正逐渐放大,特别是各种精工加工中心和精密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