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政调研“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时强调
盘活存量资产 为创新发展腾空间
□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19日,市长金政调研“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时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僵尸企业”处置,以期加快盘活存量资产,有效化解资金链、担保链风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模式建立健全市场化的退出机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6月底,我省出台《关于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僵尸企业”处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指导意见》明确,长期停产的;负债率超过100%且连续三年亏损,还靠政府补贴的;连续3年以上欠薪、欠税、欠息、欠费的;陷入“两链”风险的特困企业,都要列入“僵尸企业”予以处理。
事实上,作为金华市“四破”攻坚的内容之一,破“僵尸企业”,我市早已有所行动。2014年、2015年,我市在摸底调查后成功处置“僵尸企业”42家,总占地面积276.62亩,“四破”工作连续两年位列金华市年度综合考核第一名。日前,在省政府召开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座谈会上,我市作为发言的两个县级市之一,专门就“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作经验介绍。
腾笼换鸟,是我省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中的重要部分,也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契合。处置“僵尸企业”,就是实现腾笼换鸟的主要途径之一。从处置“僵尸企业”入手,实现市场出清,实际上正是化解产能过剩、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今年,我市重新确定了8家“僵尸企业”,其占地面积达540.48亩。这就意味着,一旦这些“僵尸企业”全部处置到位,我市或将“新增”企业用地超35万平方米。
此前,“僵尸企业”处置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在经济开发区,泽辉公司“拍下”原航宇集团的部分资产,新厂区建设与改造工程已近尾声,即将投产;永园阀门以租代买,向抵押方租赁了原双健公司的厂区,扩大了生产;大单和青鸟则购买了原博宇实业老厂区,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利用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腾出来的空间,你们更要注重‘老产品’升级和向新兴产业转型,实现创新发展。”金政在走访这些通过“僵尸企业”处置获得新发展的企业,了解办理过程是否存在问题和困难以外,还实地调研了正宇等亟待处置的“僵尸企业”。
金政指出,处置“僵尸企业”,目标和关键就是加快盘活存量资产,有效化解“两链”风险,建立健全企业市场化退出机制,真正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金政要求处置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要深入排查“僵尸企业”,加强监测和预警;要完善财税、金融、国土等各项政策,加强协同引导,分类处置“僵尸企业”。
金政强调,既要加强府院联动、多部门联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发挥政策合力,结成工作合力,形成系统、规范、完成的处置工作体系;也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的各类遗留问题,全力防范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他重申要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明确对相关责任一追到底。
副市长吕群勇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