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读健康睡眠
山川大药房养生班开课
昨日,山川大药房秋季养生班开课。特别邀请了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陈永革以及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胡正刚教授,分别进行了传统文化与养生、《黄帝内经》与《道德经》养生文化脉络、失眠症的中医防治等专题讲座。活动受到了市民极大欢迎。
在失眠症的中医防治专题中,胡正刚教授,以《黄帝内经》理论为指导,从病因病理入手,给现场市民朋友详细讲解了失眠的预防要点。
A
《黄帝内经》认为
营卫之气与睡眠息息相关
胡教授介绍,《黄帝内经》是最早对睡眠现象进行理论概括的中医典籍,而失眠的病因病理也在其中有了初步的阐述。
《灵枢·口问》有云: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者主夜,夜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此为睡眠之生理。《灵枢·营卫生成篇》有云:壮者之血气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胃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此为睡眠之病理。由此可以看出,营卫运行(胃脏功能)正常,气血充足,是睡眠的基础。
“失眠,中医又称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是指睡眠不足或睡不深熟的一种病症。” 胡教授进一步分析,失眠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伴有多梦,甚至噩梦连连,常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其中包括:胃不和则卧不安;(多见于小儿过饥、过饱等不良饮食习惯)。思虑过度、耗伤心血; 髓海不足、元气空虚;五脏虚损、精无所寄等。
B
失眠预防分五步走
重在调理心态与生活习惯
胡教授认为预防失眠,可以从5个方面着手调理。
正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首要是调心;心为五脏之主,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心绪要先稳定、平和;调身,既按照四时节气,养成良好的起居生活习惯;调饮食,避免处于过饥、过饱状态。尽量少食过于油腻、辛辣、寒凉、以及发物;调睡姿,睡时应闭口,脚勿空悬,或放高处。睡时要灭灯,头边勿置火炉,卧室不应当风吹,尤其是头部耳部;调语言,省言常思己过,闲住莫论是非。
据了解,本次养生班课程以“传统文化与养生”为主题,陆续还将邀请原河北省邢台市中医院院长吴承贵,肠胃病治疗研究学者潘瑞鹏等著名学者名医,为大家主讲。并且今秋的每周三或周四,山川大药房都将举行养生讲座,欢迎市民到场参与交流。咨询及报名电话:0579-878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