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文化印象

文章导航

  给樟树写首诗 赋予市树人格化

  14日上午,一场以樟树为主题的诗歌大赛在朴见堂举行颁奖活动。此次比赛由埃尔默橱柜有限公司和永康文艺微信平台联合举办,从今年5月开始征稿,7月底截止,共收到几十件参赛作品。经过网络平台投票,评选出10篇获奖作品。其中,水龙吟的《古香樟歌》获得一等奖,嘀嗒、冬月、江道潜的作品获得二等奖,程阿东等6名参赛者的作品获得三等奖。

  □记者 高婷婷

  为樟树正名,把樟树比作“实干家”

  樟树诗大赛的头筹被网友水龙吟以一首《古香樟歌》摘得。水龙吟,本名杨洪波,是我市一名文学爱好者。创作《古香樟歌》前,他上网做功课,发现歌咏樟树的诗歌并不多。古代文人喜欢用诗歌言志,梅兰竹菊常被青睐。樟树是我们永康的市树,它却默默无闻,当然也就没有“五松遇秦皇”那样的运气。

  杨洪波产生了为樟树正名的想法,创作了《古香樟歌》这首诗:

  细纹龟裂蕴奇章,虬龙劲枝木名樟。

  驻村口兮涉溪山,旱涝宜兮崴蕤昌。

  稚童戏兮村叟谈,华盖擎兮睥四方。

  飞盂停舟樟亭畔,暮鸟归兮林烟茫。

  樟兮樟兮何平淡,历来骚人少颂扬。

  怜无人歌谦逊意,憾叹缺赋傲冰霜。

  更无五松秦皇遇,挡雨恩封列庙堂。

  春来每发明黄嫩,六瓣九蕊琼玉浆。

  冬去还持一身碧,紫珠尘坠竞芬芳。

  樟兮樟兮从我栖,得庇黑瓦青砖墙。

  抱朴人兮见素心,绝圣言兮弃智藏。

  唯见匠工沧桑手,随材造物形万桩。

  也曾祠宇托梁檩,更叠斗拱承华房。

  文房案头百品具,武英殿中千张床。

  吾慕古樟无言德,凛然正气发奇香。

  守中庸兮有节礼,驱除蚊蝇蠹橐伤。

  噫唏呼:

  竹有节,心终虚。

  深山匿,兰虽芳。

  菊犹黄,顷刻凋霜雪。

  梅方灿,俄尔和泥香。

  末若君颜千年碧,

  黛瓦青砖立家园。

  杨洪波把樟树塑造成一名“沉默且坚守”的实干家形象,既有儒家的入世心态,又有道家绝圣弃智的品格。

  樟树寄托着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二等奖作品《定风波·忆家乡樟》出自网友嘀嗒之手。嘀嗒从2013年学写诗,2016年7月加入浙江省楹联学会。她写诗特别认真,一首诗完成后,常常要请诗会里的前辈们指导,修改好几次,直到满意为止。

  嘀嗒说,她出生在舟山镇里木坦村,村口有5株古樟。从小她就和小伙伴们在樟树下嬉戏玩耍,女孩们在樟树下跳绳,胆子大的男孩们在樟树上爬上爬下。如果哪家的孩子太淘气,惹妈妈生气了,他的妈妈就会说:“你是我从樟树的树洞里捡来的。”

  数十年过去,如今村口只剩下一株樟树,老屋也越来越破旧,回乡的次数一年年减少。嘀嗒触景感怀,写下了“ 翠盖春来厚几重,谁怜杆老伴荒丛。风皱池塘枝影动,香送,声声笛哨越晴空。  欲觅垂髫游戏踪,潮涌,故樟敞肚笑峥嵘。留住乡关多少梦,情共,翻开岁月已朦胧。”(《定风波·忆家乡樟》),抒发了对儿时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冬月出生在前仓镇枫林村,枫林村的村口有一排大樟树,600多年守护着村庄。她笔下的樟树同样寄托着思乡的情绪。“我儿时所有的梦都萌发在樟树下。”冬月说:“随着时间发酵,乡情和梦想越发醇香。”

  市作协主席章锦水说,文学爱好者通过写樟树诗,将自己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呈现出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著名作家、本次比赛评委胡松植说:“本次比赛的获奖作品是在网络平台上由大众投票产生的。很多优秀的作品票数都很高,如水龙吟的《古香樟歌》、江道潜的诗等。这说明了永康的网友水平很高,眼光雪亮,不会让一件优秀作品落榜。”

  投票结束后,他在网络上浏览了参赛选手的感言,发现参赛者不管获奖与否,大家的心态都很平和。今年70多岁的参赛选手程瑞铛,是一名老资格的诗歌爱好者,因为不会用微信拉票,获奖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但老先生毫无怨言,照样兴致勃勃地参加这次活动。


永康日报 文化印象 00014 2016-08-18 永康日报2016-08-1800007;永康日报2016-08-1800008;永康日报2016-08-1800010;永康日报2016-08-1800011;永康日报2016-08-1800012;永康日报2016-08-1800013;37615 2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