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经济开发区

文章导航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长城村读书室开办五年书香依旧

  □记者 王朱敏 见习记者 骆舜倩

  2012年7月14日,长城读书室借出第一本书。“读书室就在村老年活动中心的一楼,装修和物品的配备都是村里出资,刚成立的时候市图书馆赠送了我们一批书。”长城村党支部书记林洪广说,之后市图书馆每年都会赠书两次,再加上个人捐赠和一些文化月刊的每月寄赠,长城读书室的图书渐渐多了起来。

  “图书主要有小说故事类、青少年文学类、老年人丛书和农艺技术四大类。”长城读书室管理员徐兰桂说,其中小说故事类的图书数量最多,有两千多册,占到了图书总量的一半以上,“小说比较受年轻人欢迎,每天都有人来借小说看。”

  除了徐兰桂,长城读书室还有一位管理员,叫陈美珍。“我和美珍两个人基本上是一人负责一星期这样轮班,读书室的卫生也是我们负责,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徐兰桂说,夏天的时候她和陈美珍会尽量早点到读书室,“夏天有些人会早起锻炼,锻炼完了来看会书,我们不能太晚。”

  “我们村的读书室是每周一、三、五和六开放的,从早上7时30分一直到下午4时30分,但现在天气热,孩子们又放暑假,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借书。”徐兰桂说,她家离读书室近,走路两分钟就能到,读书室不开放的时候,村民要借书都会跟她打电话,“陈美珍家住得离读书室比较远,所以村民想到借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我。”

  村民林竹今年75岁,是读书室的常客,几乎每周都要到读书室读书看报。“看报纸的时候比较多,有时候看见感兴趣的书,比如像历史类的、英雄人物类的,也会拿来看。”林竹说,读书室也有报纸,他每次去都会看上好几个小时。

  除了本村村民,也有一些在周边工厂上班的外来务工人员会来长城读书室借书。“他们白天上班比较忙,有时候我就晚上开门给他们借书。”徐兰桂说,还有一些人会一口气借两三本,看完了再回来继续借。

  到了周末,还会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书。“《动物世界》、《格林童话》这些少儿读物最受孩子们的欢迎。”徐兰桂说,还有不少孩子因为一起看书而成了好朋友。

  读书室成了孩子快乐阅读的地方

  村民们在读书室读书看报

  一位母亲抱着孩子来借书

  读书是每个时代不变的话题,近年来建立的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平台和群众读书学习、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形成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近日,记者走访了经济开发区长城村读书室,该读书室从建立至今已有5年时间,拥有4000多本图书。


永康日报 经济开发区 00006 2016-08-18 永康日报2016-08-1800005;37657;永康日报2016-08-1800008;永康日报2016-08-1800006;永康日报2016-08-1800007;永康日报2016-08-1800009 2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