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我市全力争创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市

  标本兼治推进河道水质提升

  □记者 王伟建

  本报讯 前几天,记者来到方岩溪畔,只见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河边植物绿意葱葱。眼前这美好的一幕,让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条溪曾经是劣Ⅴ类水质。“这条溪以前很臭,溪水很脏。现在不同了,溪水变干净了,也不再臭了,溪里的鱼也多了起来。”方岩镇派溪村的村民程阿婆说:“我经常看到有人到河边检查,这样多查查,水质肯定会变好啦!”

  其实,方岩溪的改变得益于方岩镇采取了沿溪两边的截污纳管,实行雨污分流,切断污染源。而在平时,该镇还严格落实“河长制”,充分发挥出村级河长的作用,加大对偷排漏排的处罚力度。“自从开展‘清三河’以来,方岩溪的水质就开始逐步好转。今年以来,这条溪基本稳定在Ⅲ水质。” 市五水共治办综合组常务副组长朱敏表示,其实,方岩溪水质好转、水环境变美正是我市“清三河”工作中的一个小小缩影。今年,我市还将力争捧回“大禹鼎”,全力争创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市、区)称号。

  目前我市“清三河”工作成效究竟如何,一连串喜人的数据足以证明:截至今年6月,我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2.13%,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达86.68%;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集中处置建制村比率100%,农村生活污水建制村覆盖率83.2%;全面落实河长制,实现了全市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全覆盖,完成20条黑臭河共计198.27公里的整治工作。今年1至6月,永康江桐琴桥出境断面达到III类水质,氨氮、总磷浓度同比分别下降49%和30.9%,全市5个金华市控地表水断面全部消除劣V类水质,其中4个达到III类水质。

  数字喜人,得益于我市标本兼治,积极推进河道水质提升的各项举措。我市努力抓源头治理减污,在企业生产、畜禽养殖污染以及“六小”服务行业等方面,深挖切断污染源头;抓纳管扩面截污,实施3个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工程,同步推进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实施管网建设项目16个,完成新建管网29.4公里;抓生态修复去污,开展 “千河万塘”清淤大行动,全面清理河塘湖库淤(污)泥,完成清淤河道48条(段),池(山)塘830处,清淤总量119.3万方。探索淤(污)泥的科学化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干馏炭化”技术,在污泥处置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上效果显著。与此同时,我市还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铺设“全覆盖”、推广垃圾分类减量、开展“街角小品”建设等,全面实现水岸同治,全域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为确保工作推进有效,我市还构建了三河长效治理体系,继续加大在人员、组织、财政等要素方面的保障力度。执法监管进一步加强,以“清三河”防反弹隐患拉网排查为抓手,进一步强化环境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开展“春雷行动”“零点行动”等系列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强化了清淤工作的资金和质量保障,推进“河长制”长效机制体系建设,实行“以水质论英雄”的绩效考核,提高河长履职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强化水质指标在各方面治水工作中的指挥棒地位,明确了以水质为基础的奖罚措施等。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6-08-16 永康日报2016-08-1600015;永康日报2016-08-1600014;37508 2 2016年08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