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突出“四个转变”推进改革落到实处
深化改革增动能
二次出发走在前
□首席记者 王晓鸣 记者 王导
本报讯 11日下午,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七次全体会议,部署推进当前我市各项重点改革工作。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徐华水主持会议,并强调要通过“三个进一步”,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省委和金华市委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目标,各专项小组明确任务,就具体目标进行落实分解,相关部门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深入推进。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现场验收的县级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入全省试点、区域品牌建设等一系列改革工作亮点频现。各项改革工作的深入有序推进,增强了发展信心,解决了发展难题,惠及了发展民生,成效显著。
“不革其旧,安能从新;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徐华水表示,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省委和金华市委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上科学谋划、深入推进、亮点很多、成效明显。但是,在深化改革上,依然存在“三个不够”的问题,即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不够、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责任意识不够。必须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强化改革措施,进一步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
徐华水指出,要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改革是增强活力、凝聚人心的重要举措,有关部门要破除认知的误区,扛起责任,心无旁骛,干好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改革措施,牢牢把握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的契机,抓重点,求突破,重点要做好“四个转变”。
何谓“四个转变”?徐华水指出,要以要素新供给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过去我市以资源、劳动力等生产性要素驱动为主,接下来我们要通过改革,实现以靠管理、技术、制度、商业模式的全面创新,来提升传统要素效率,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加快推进工业发展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增强工业内生增长动力;要以制度新供给实现政府规制向市场配置转变。在当前经济低迷、企业面临困难时,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必须强而有力。要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既遵循市场规律,又勇于担当责任,营造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发展环境;要以结构新供给实现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精细化转变。要做好“加减乘除”法,既要主动减量,下决心化解过剩产能、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同时要引导增量,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新产品新服务。还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加快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要以政策的新供给实现倾斜性扶持向功能性扶持转变。产业政策要重在弥补市场失灵,把握好要素供给结构和质量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对应关系。政策方向引导要准,要多角度剖析行业、企业分化的成因,分业施策,因地施策。
徐华水希望,各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单位要以大无畏的勇气和只争朝夕的干劲,确保各项改革部署落到实处,切实担负起推进改革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镇街区要以身作则抓落实、营造氛围抓落实、跟踪问效抓落实。要有担当,有作为,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会上,市质监、发改、经信、财政、市府办、政法委、文化、建设、国土、户改办、纪委、组织部等12个部门分别汇报了重点改革项目的推进情况以及下一步举措。牵头相关工作专项小组的市领导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就12项重点改革项目如何推进、如何落实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市领导金政、范晓东、陈美蓉、朱世道、陈立新、陈嵘、胡积合、吕群勇、黄瑞燕、胡增强、程学军、朱志昂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