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章导航

  市一医新生儿科全新亮相

  优质医疗服务助力“全面二孩”时代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为满足日益增多的早产儿和重症患儿需求,市一医新生儿科单独设科,6日正式开科。今后,该科将以新生儿重症管理及早产儿管理为特色,重点为早产儿、危重新生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等提供健康保障。该科的成立还将进一步提高我市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水平,为我市及周边县市广大新生患儿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医疗与护理服务。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合影

  □记者 李梦楚 通讯员 吕艳霞

  这是一个设施完善

  的现代化科室

  早在2000年,市一医儿科就开设了无陪新生儿病房。2015年初,市一医在分析了相关数据及仔细调研后,认为生育高峰可能来临,决定把新生儿病房建设作为医院的重点工程。今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市一医将新生儿科单独设科提上议程,加快完善各项硬件设施。

  市一医住院部2楼西区,即新生儿科的新址。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走进新生儿科,接待室、配奶间、婴洗房、普通病房、重症病房、隔离间、治疗室、洗消间、污物间、库房、医护人员值班室等一应俱全。

  “新生儿科按国家三级A等新生儿病房建设,固定床位32张,病房采用铝蜂窝钢板材料及新风换气系统等环保、安全、节能的材料,为患儿提供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市一医新生儿科主任周建介绍,为进一步满足重症患儿需求,该科还配备了一系列进口的重症监护及治疗设备。此外,市一医综合三乙医院的优势条件,也为新生儿科开展新生儿头颅MRI诊断技术等提供了保障。

  在6日举行的开科仪式上,市一医院长童跃锋对新生儿科寄予厚望,希望该科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高水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这是一个真诚、细心、创新的团队

  除了一流的硬件设施,更难能可贵的是市一医新生儿科还有一群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团结协作、仁爱和谐的医护人员。该科共有医护人员2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

  面对刚刚开科的新生儿科,也许有些市民会问:“新生儿科有哪些专家‘坐镇’?”“新生儿科医护队伍是怎样的团队?”“把小宝宝交给一个新开的科室,能放心吗?”

  看完下面三个小故事,也许你的问题会有答案。

  真情付出 收获感动

  上个月的一天,周建收到了一条感谢短信,由于这种事情“稀松平常”,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不曾想,却受到短信、微信、电话连番“轰炸”。原来,那天是小宝宝都都(化名)一周岁生日,孩子的母亲黄女士说:“如果不是周医生全力抢救,我的孩子可能已经离世了。”

  一年前,试管婴儿都都出生时严重窒息,没有呼吸和意识,胸腔里大量气体从肺里漏出,把一侧肺压扁了。经过周建及其他医生全力抢救,刚出世的都都总算保住了性命。可不曾想,入院第二天,都都又出现全身抽搐。“专业的敏感告诉我,都都可能患有严重脑病,如果抢救不当,可能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这个时候医生的坚持,能挽救一个幸福的家庭。”下定决心后,周建一边安慰家属,一边仔细研究治疗方案,与死神搏斗了10天,最终让都都顺利出院。

  “周医生,我今天终于还愿了,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没有你的坚持,我们可能这辈子再也不会有自己的孩子。”面对黄女士夫妇一次次的感谢,面对眼前活泼可爱的都都,周建说,医生用心付出总会收获感动。

  细心观察 防止危情

  新生儿的病情非常隐蔽,需要医生细心观察,一不小心就可能错过重要症状。方锦平是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她的细心和严谨是出了名的,也因此常让患儿的病情转危为安。

  今年4月,小婴儿溜溜(化名)一出生就因轻微呼吸困难住进了市一医新生儿科。接诊的方锦平在为溜溜体检时发现,溜溜哭吵时口角向一侧歪斜,哭声低。根据这些特点,方锦平断定,溜溜可能不是单纯呼吸困难,很可能伴有其他疾病。

  一系列检查过后,结果与方锦平分析的完全一样,溜溜还伴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气道发育异常。针对这一情况,方锦平一边与家属沟通病情,一边组织科内专家讨论制定严密的治疗计划。经过1周的治疗,溜溜呼吸平稳好转出院,为后续进一步治疗争取了机会。

  溜溜出院时,他的父母说,从接诊溜溜到溜溜出院,方锦平不仅为溜溜竭尽全力,还一直非常照顾家属的情绪,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他们说:“能遇上这么细心和贴心的医生,是我们的幸运。谢谢她,没有她,溜溜可能失去了手术机会。”

  勇于担当 以心交心

  新生儿病情瞬息万变,治疗也并非一帆风顺,偶尔也要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陈红芳是新生儿科主治医生,科室骨干成员。虽然平日工作、教学任务繁重,但一遇到重病人转院时,她总是勇于担当,积极帮助病人转院。

  今年5月,新生儿东东(化名)一出生就出现极度呼吸困难,虽然经过呼吸机治疗后病情好转,但一哭吵起来就会全身青紫,有时心跳下降,甚至停止。经科室讨论,东东气道发育畸形,必须及时转到省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得知这一情况,正在家照顾孩子的陈红芳匆匆将孩子托给家人照顾,二话不说赶回医院转运病人。3个小时的颠簸过程中,她要承受东东可能随时死在救护车上的风险。

  3个小时后,东东顺利转院。陈红芳的一路艰辛,东东的爸爸都看在眼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硬要塞给陈红芳。陈红芳微笑着婉言谢绝:“孩子的平安健康是我最大的幸福,收红包有辱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

  2个多月后,东东病情好转回到永康。他的父母特地带着孩子来到市一医看望陈红芳。回想当日的转运过程,陈红芳心有余悸,但她说:“看着可爱的东东,感到自己的付出非常有意义。”

  婴洗房

  配奶间

  病房

  树特色品牌

  创人文医院


永康日报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00011 2016-08-09 永康日报2016-08-0900005;永康日报2016-08-0900006;永康日报2016-08-0900007;永康日报2016-08-0900008;永康日报2016-08-0900009;永康日报2016-08-0900010;永康日报2016-08-0900011;永康日报2016-08-0900012;永康日报2016-08-0900013;37018;永康日报2016-08-0900014;永康日报2016-08-0900015;永康日报2016-08-0900018;永康日报2016-08-0900017;永康日报2016-08-0900016 2 2016年08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