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到西津桥乘凉 免费听永康鼓词
至9月15日,每天都有艺人表演,欢迎市民欣赏
4日上午8时30分,一名盲眼老艺人端坐在西津桥的竹椅上。他左手拿着快板,右手捏着一根竹筷,右腿上搁着用六块樟木拼接成的鼓盆(见上图)。老人清了清嗓子,敲响有节奏的鼓点,四周的听众立刻安静了下来。
这位艺人叫卢顶风,今年70岁。他13岁开始学习鼓词,唱了近60年。永康鼓词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卢顶风是金华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记者 高婷婷
鼓词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市民听得如痴如醉
在竹椅上坐定,卢顶风拉开嗓子,用标准的永康话说唱。这天,他唱的曲目是《天宝图》。传统戏《天宝图》取材自历史演义,讲述的是明代一个叫做李春芳的武举人惩奸除恶的侠义故事。
“原来是水寇盗贼,杀人害命罪难容,恨不得把他来捉住……”伴随着高亢低回的唱腔,细长的竹筷在鼓盆上敲出富有韵律的节拍。唱到兴起,卢顶风还用方言连唱带白。
“李春芳英雄救美,卢赛花女扮男装劫囚车,月娥死而复生……”卢顶风沧桑的声线和炉火纯青的表演技巧,演绎了一个侠肝义胆的武侠世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既有英雄意气,儿女情长,又有牛鬼蛇神,一幕幕仿佛在眼前上演,市民听得如痴如醉。
最后一记鼓点落下,说唱戛然而止。看客们茫然对望,一时没能缓过劲儿来。卢顶风笑吟吟地喝了口水,准备下一折唱词了。
5位民间艺人轮流在西津桥上唱鼓词
为了能准时赶到西津桥唱鼓词,卢顶风每天早上从芝英镇出发,坐30分钟公交车到达西津桥。他背的登山包里装着竹筷、鼓盆、快板和水壶,就是他的表演行头。卢顶风眼睛看不见,旁边的人便会主动帮他倒水,把杯子送到他手里。唱鼓词很辛苦,但是能为永康鼓词的传承和发扬出一份力,卢顶风非常开心。
夏日炎炎,西津桥上清风徐徐,是避暑的好去处。市民在西津桥纳凉,找把竹椅坐一坐,吹着凉风,就能听到原汁原味的永康鼓词,真是一种享受。长城村的胡长福是鼓词的忠实观众,去年在西津桥听了一个夏天的鼓词。今年鼓词表演开始后,他每天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就是为了占一个前排的位置听老艺人唱鼓词。
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吕美丽介绍,为宣传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7月15日至9月15日,卢顶风、章金齐、唐洪良、陈会奚、胡冬妹等5位艺人轮流在西津桥演唱鼓词,具体时间为上午8时30分到11时30分,下午1时30分到4时30分,欢迎广大市民去听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