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净化社会风气

  人人有责人人可为

  □本报评论员

  一封质疑教育成果的匿名信,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公愤,从教育人到学生家长,从学生群体到普通群众,大家纷纷发声为教育正名。可以说,这封罔顾事实、信口雌黄的匿名信,不会也不可能抹杀振兴教育的成果,反而更加坚定了大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信心。

  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需要大家共同呵护。同样,风清气正的政治社会生态,更需要人人维护。近年来,我市着力“两大生态”建设,尤其在政治社会生态方面,深化“三不三看”选人用人,明导向、树典型,凝聚发展正能量;深入开展“打霸拔钉”专项行动,立规矩、狠整治,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强教育、严纪律,正风肃纪和反腐倡廉保持高压态势,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然而,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阻挠重点工程、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聚众闹事等行为仍偶有发生,如去年的“4·16”医闹案、此次的匿名信事件等,有的事件背后甚至还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对于此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现象和行为,市委、市政府态度鲜明、处置果敢,重拳出击、毫不手软,严刹各种不正之风,坚决遏制歪风邪气的蔓延。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抵制歪风邪气,净化社会风气,人人有责,人人可为。

  党风政风影响民风,尤其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时时做表率,处处当标杆;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保持思想和行动自觉,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苦干实干之风,以工作实绩回应群众的期望和关切。

  净化社会风气,还需要上下同欲。广大群众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小到不随地丢垃圾,大到支持参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时刻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争当维护良好社会风气的支持者、推进者和捍卫者,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对歪风邪气敢于说“不”,为“两大生态”和“两美”永康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6-08-06 永康日报2016-08-0600015;36873 2 2016年08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