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徐华水前往芝英镇调研街角小品建设

  街角小品要有根有魂有个性有品位

  □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3日,市委书记徐华水前往芝英镇专题调研街角小品建设,见证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景新貌,感受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他强调,街角小品建设要有根有魂、有个性有品位、有魅力有活力,让老百姓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市委副书记范晓东参加调研。

  今年以来,芝英镇以街角小品建设为抓手,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街角小品355个,“三线两区一中心”(东永一线、芝柏线、石四线,官田、里川两个区域党委,集镇历史文化名镇建设中心)美丽乡村框架基本形成,初步达成了“村村有特色,一路有风景”的建设目标。

  走进游溪塘村,村口小溪边上的古樟古桥相映成趣,与村口池塘周边用青石板铺砌的游步道、文革期间保留至今的养猪场旧址等一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作为古代名人周俊的故里,游溪塘村还深挖“周俊文化”,修建了铜雕、凉亭、村标等具有文化内涵的街角小品。尽管还在建设中,每天晚上就有数百人聚集池塘周边休闲纳凉。

  “远眺华东飞渡,近看田园风光。游溪塘,有溪有塘有风景,令人流连忘返。”徐华水为游溪塘村精心打造的街角小品点赞,“因村制宜,把美景和文化结合起来,既保留了历史感,又突出了文化内涵,体现了街角小品建设的本意。”他希望该村下一步要在做强“美丽经济”方面发力。

  前山杨下村街角小品建设如火如荼:入村大道一侧文化墙上绘制的铸造工序惟妙惟肖,向人们讲述着该村铸造行业发展的历史变迁;一条条用鹅卵石铺就的小巷连通家家户户,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盆栽盆景,点缀着一个个美丽庭院。徐华水鼓励村两委再接再厉,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建美丽家园。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移步换景。穿行在柿后、古塘里、横沿等村,凝聚了村民智慧的创意随处可见:树桩里种上毛竹,取名“胸有成竹”;古树背后的墙体绘上枝桠,是为“节外生枝”;环绕数棵古树建造的木船,寓意“纤夫的爱”。“村里的环境好了之后,蚊子苍蝇明显少了很多。”在横沿村,两名正在村口大树下乘凉的老人细数着村里的变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徐华水充分肯定芝英镇街角小品建设取得的成效。他说,芝英镇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街角小品建设这个有效载体,走出了一条大幅提升农村环境面貌的特色之路,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

  徐华水要求,街角小品建设要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房前屋后、角角落落环境整治和美化,充分挖掘历史和文化内涵,力求做到有根有魂、有个性有品位、有魅力有活力,让老百姓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更有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一改过去“大拆大建”的老路子,注重为历史“留痕”,留住“农村味道”,让人“记得住乡愁”。

  徐华水强调,村级换届在即,广大村干部切忌“东张西望”,而是要安心干、踏实干,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提升战斗力、展示新形象,通过干事创业来赢得群众的拥护、赢取百姓的选票。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6-08-04 永康日报2016-08-0400013;36606 2 2016年08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