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王建满为我市“五水共治”工作点赞

  永康淤泥处理经验走在全省前列

  □记者 秦艳华

  本报讯 “永康治水取得巨大成效,环境变美、城市变美、农村变美,一些经验做法值得在全省推广。”近日,省政协副主席王建满一行来永,利用两天的时间调研我市“五水共治”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在永调研期间,王建满一行前往城市污水处理厂、东城街道河南一村等地,实地了解我市清淤、污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情况。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干馏技术,污泥经过干馏处理后,改变了原先污泥填埋的现状,销往新疆建设兵团等地,实现变废为宝。“永康先进的污泥处置技术,可与发达的五制造业相结合,做大做强环保产业,成为永康又一个新亮点。”王建满一行对我市污泥处置技术给予高度评价。

  东城街道大塘王村3座池塘已完成清淤工作,清理的淤泥就地用来绿化,建成村里的街角小品;河南一村将清淤工作与“三改一拆”、河道治理、低效厂房改造、土地复垦等工作相结合,已拆除的18万平方米低效厂房部分完成了土地复垦,打造葵花基地。

  清淤和污泥处理是今年“五水共治”工作的重点之一。截至4月底,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356.6万元,完成清淤河道31条(段)、山塘7处、池塘362处,清淤总量63.62万立方米,并探索出了因地制宜处置淤泥变废为宝的经验之路。

  同时,我市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现农户增收、终端建设公司获得初级维护力量和经济收入、政府顺利获得建造终端所需土地的“三赢”局面。

  今年,我市在全面探索“点土成金”经验的同时,“五水共治”各项工作有序推进。1月至4月,全市开展“五水共治”实施类项目27个,累计投入资金3.26亿元;永康江桐琴出境断面水质达Ⅲ类,较去年有较大提升,主要指标氨氮、总磷分别下降46.8%和26%。下一步,我市将以抓紧排污口整治、劣Ⅴ类支流治理和全面清淤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深化完善河长制、河道保洁、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等长效机制,确保如期实现“可游泳”目标。

  王建满对我市“五水共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永康“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系列组合拳取得了巨大成效,各项工作均走在前列。他希望我市坚定不移抓工作,拉高标杆,做全省“五水共治”排头兵,全面巩固发展成效,真正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坚韧不拔抓工作,敢打必胜,敢作敢为,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注重长效,深化“黑臭河”治理,大力推进清淤治污,坚决防止“黑臭河”反弹;坚持到底抓工作,注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管并重,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严格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补齐短板,明确责任,确保“五水共治”取得更大成效。

  金华市政协主席陶诚华、副主席刘净非,我市领导金政、陈毅成、范晓东、王国人、胡增强、林飞雄参加调研。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6-05-23 永康日报2016-05-2300013;30608 2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