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政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指出
治水,自我要求要更严一些
□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19日,市长金政主持召开市十六届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会议接连审议通过《永康市污水处理厂环保绩效考核细则》《永康市“河长制”考核办法》《永康市镇(街道、区)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等议题。这三个与“治水”相关的规定,均属“新动作”,无一例外地表达着我市持续深入推进“五水共治”、提升水质的决心和态度。
今后,我市将通过对污水处理量和出水水质相关数据的监测,建立污水处理厂环保绩效考核“双挂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环保绩效功能,把污水处理量与污水处理服务费相挂钩,将污水处理质量与职工效益相挂钩,“倒逼”全市污水处理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以此促进水污染物减排和水环境质量改善。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通过对推行“河长制”管理的27条重点河流计43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尤其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指标实行每月一次水质监测,以年度均值按所设分值条件进行记分,当作对全市市级河长和镇级河长的考核依据。环保局还可根据水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对交接断面增加相应的特征污染物考核指标。
不仅河长要接受考核,镇街区交接断面水质也将接受考核。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要求,根据镇街区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情况和水质改善或下降程度实施经济奖惩,考核优秀有奖励,考核不合格要处罚,水质改善幅度越大奖励越多,水质恶化幅度越大惩罚越多。同时,对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实行问责制,各镇街区党政主要领导对辖区内水环境质量负总责。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还将纳入“五水共治”、生态市建设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对各镇街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交接断面水质每月评价一次,结果和排名通过媒体公布。
据悉,我市设定的不少指标要求,均高于周边地区。“治水,我们的自我要求一定要更严格一些。”金政指出,“五水共治”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制度,以制度的刚性“约束”确保“五水共治”一贯到底,让“五水共治”美丽蓝图化为美好现实。
会议还审议了《永康市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实施办法》《永康市耕地保护奖补机制实施办法》等议题。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邀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