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66个村申报创建精品村和秀美村

  我市连续4年投千万“以奖代补”提速美丽乡村创建

  □记者 秦艳华

  本报讯 每逢周末,舟山镇端头村就会迎来一批批“驴友”,他们或在苗木基地赏花、爬山,或漫步杨溪湿地,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惬意时光。

  端头村地处水源保护区,由于产业发展受限,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村集体经济薄弱。这两年,端头村通过美丽乡村创建,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并顺利通过市秀美村考核验收,获“以奖代补”奖励2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要创建‘精品村’,并从如何增强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富起来方面做文章。”端头村党支部书记俞海说,村里积极对接“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发挥环境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苗木种植等绿色产业。

  像端头村一样,江南街道水坑下村、方岩镇可投应村等24个村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秀美村。东城街道下店午村、石柱镇上杨村等7个村成功创建精品村,市财政共发放“以奖代补”美丽乡村创建资金1000多万元。目前,该项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

  据悉,我市美丽乡村创建从2011年启动,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和“宜居、宜业、宜游”总体要求,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思路,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确定了“一心五片七线”的美丽乡村建设方向。5年来,市财政累计投入数亿元,先后创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村落11个、金华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0个、秀美村18个,市级精品村39个、秀美村103个、美丽乡村风景线7条。其中,市财政连续4年每年拿出上千万奖励成功创建的市级秀美村、精品村。

  在去年31个村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的基础上,今年我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抓手,按照创建中申报村必须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分类处理及“赤膊房”治理,以及各创建村需明确整治内容、项目及标准,抓好村庄主要节点绿化、美化等工作,今年已申报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8个、秀美村58个,是历年来创建数量最多的一年。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6-04-03 永康日报2016-04-0300022;26636 2 2016年04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