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断夯实 老百姓积极参与
“平安永康”创建喜获十连冠
□记者 颜元滔
本报讯 3月,是交出“平安报表”的季节,是“平安永康”创建工作拿年度成绩单的时刻。从省平安办传来好消息:我市再次蝉联“平安永康”殊荣,实现平安创建“十连冠”。3月31日,在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暨G20杭州峰会维稳安保工作动员会议上,市委书记徐华水再登领奖台,将“平安市”称号收入囊中。市领导金政、陈毅成、范晓东、陈美蓉、朱世道、胡积合、叶新、陈曙初及法院院长诸葛美龙在我市分会场参加会议。
平安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绘制一张让社会公认的“平安报表”,靠的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击,而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完善。十连冠的获得,是“平安永康”建设的基层基础不断夯实的结果,也是“平安永康”建设走进千家万户、吸引老百姓积极参与的结果。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始终坚持把让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摆在首位,化挑战为机遇,深化立体化平安创建格局,大力开展“平安镇(街道)”“平安村(社区)”“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成功蝉联“平安市”称号,于去年捧回了平安银鼎。
过去一年,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无违建区”创建等重点工作,我市深化“打霸拔钉”专项行动,积极做好平安保障工作。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全市所有镇街区“平安乡镇”都达到考核要求。有序推进17项系统平安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其中,我市全面实施餐桌安全治理系列行动,25项指标全部完成,并深化“阳光食堂、透明厨房”,对145家餐饮单位实现在线智慧监管。我市开发了食安卫士,率先在全省实现餐饮移动监管;“平安农机”建设工作扎实,力度大,还被省农业厅推荐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创建。
在源头治理方面,我市也积极创新治理模式。按照“扩面、提质、增效”的要求,探索建立了第三方评估机制,初步建立了稳评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风险等级评判标准等操作体系,提升稳评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全年共对32项重大事项进行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了一批重大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共排查矛盾纠纷4092件,成功调处4008件,成功率达97.9%。
“平安”创建,离不开群众的参与。我市始终将公众参与作为“平安永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与广泛发动,着力构建公众参与的常态化平安建设工作体系,切实提高了平安建设“四率(知晓率、参与率、安全率、满意率)”水平。
如今,银鼎在握,金鼎在望。站在实现平安建设十连冠的新起点,我市平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的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争创平安金鼎,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和新要求。接下来,我市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坚持防控风险、服务发展,坚持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坚决打赢“平安护航G20”维稳安保攻坚战,全力夺取平安创建“十一连冠”,为实现“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