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她拿“大奖”,全家人都很高兴
徐雪环入选金华好人榜并被评为我市杰出志愿者
“你真是太厉害了,恭喜你评上了杰出志愿者的荣誉。”这几天,来自江南街道的义工徐雪环不断收到亲友邻里的祝福。原来,最近几天,她先是入选了金华好人榜,又获评了我市的杰出志愿者荣誉称号。
提起义工,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参加公益性活动,付出无偿劳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其实,义工所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友爱、真诚、平等、和谐等诸多美丽因素组成的精神。
点滴“小爱”能汇聚成大爱,入选“发现最美金华人 金华好人榜”的徐雪环,正是用点点滴滴的“小爱”诠释了义工的奉献精神。
在北京街头献了次血就对做义工上了瘾
29日下午,记者来到徐雪环家中,她正抱着8个多月大的孙子,念着墙上的《朱子治家格言》,“虽然他现在一句也听不懂,但是好的理念对孩子以后的路会有帮助,小时候我的母亲就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我们的。”徐雪环笑呵呵地说。
徐雪环的母亲是个挑担敲糖的人,已过世多年。母亲生前每天都会走街串巷去卖糖,当她遇到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时,都会主动请他们一起回家吃顿饭。这在当时的徐雪环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母亲一直告诉我们,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一直记得这句话。”2012年,徐雪环偶然在街上看到志愿者的公益活动,当时天空下着雨,志愿者们仍然在现场冒雨维持现场秩序。徐雪环看到后,连忙跑去买了几把雨伞,和现场的志愿者们一起维持秩序。那之后,徐雪环也加入了永康义工团。
说起开始做公益活动,还要追溯回2003年。原来,2003年,她还在北京做生意,在北京街头献了200毫升的血。从此,徐雪环做志愿者活动便一发不可收拾。“做义工也是有瘾的,我献了一次血后,就爱上了做公益活动。”徐雪环开玩笑地说。
这几年,徐雪环几乎每周都和义工团朋友到永康的各个敬老院,帮助有需要的老人。而修剪指甲,是她最拿手的活,敬老院里的不少老人都认准了要她来帮忙修剪指甲。“这两年,我还学会了理发,现在给老人们洗头理发、修剪指甲、打扫房间都不在话下了。”徐雪环喜滋滋地说,看到那些老人开心的笑脸,自己的心情也是阳光的。
她甚至会背着孙子去敬老院做义工
每到周末,徐雪环都会起个大早,为家人做好早饭,然后就和朋友们出发去敬老院做义工。“如果哪次没去做义工,我心里就觉得很失落,觉得自己和敬老院里的老人已经有了约定,对我来讲,可能这就是做义工的意义。”
去年,徐雪环的儿媳妇怀孕了,平时都是她负责照料。儿媳妇临产的那天恰好是周末,按照惯例,她要去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犹豫再三,最终她安排了家人在医院照料,自己赶去敬老院赴老人之“约”。帮老人们剪好指甲,理好头发后又匆匆赶回医院。“孙子也很争气,可能是知道我这个奶奶上午做义工,所以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才出来。”在徐雪环怀里的孙子一边咯咯笑,小手一边不停地想拿奶奶的水晶奖杯。
因为儿子儿媳平时工作很忙,照顾孙子的任务自然又落在了徐雪环的身上。有一次,习惯了做义工的徐雪环索性背着孙子,来到雅吕敬老院做义工。“等到孙子长大一些了,我要带着他一起去做义工,让他从小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长大后代我把义工继续做下去。”
据了解,“发现最美金华人 金华好人榜”评选活动,由金华市委宣传部、金华市文明办联合举办,“好人榜”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五类,每月评选一次,年度进行总结表彰,借以挖掘选取群众身边的各类好人好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掀起市民“学好人、做好人”的道德实践高潮。
我们唯一的要求是希望她不要太劳累
“永康市2012年度积极义工”、“永康市2013年度积极义工”、“爱心胡公粥2014年度优秀义工”、“2015年度永康市杰出志愿者”……徐雪环的大儿子陈坤喜滋滋地拿出一袋子的证书,这些证书都是徐雪环这几年陆续获得的。
看着这些证书,她的家人既高兴又有一丝担忧。“这次听到她获奖的消息,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她总说自己做得还太少,但这份荣誉毕竟太来之不易了。”徐雪环的丈夫陈成林告诉记者。这两年,妻子每周末几乎雷打不动地参加义工活动,帮老人剪指甲、打扫房间、洗头理发和测量血压,永康的各个敬老院几乎走遍了。同时,她还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她毕竟也是60多岁的人了,我真担心她累坏了。”对着记者,丈夫陈成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我们都很支持妈妈去做义工,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但其实60多岁的她也是一名老人了,所以我们对她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注意身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长久地做公益,帮助更多的人。”陈坤边翻看徐雪环的证书边说。
祝愿妈妈在以后的生活中,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快乐地生活。
——大儿子 陈坤
在以后的生活中,彼此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相扶到老。
——丈夫 陈成林
希望婆婆快快乐乐地生活,在公益的道路上,我们永远支持你。
——二儿媳 黄永会
□记者 陈凯璐 见习记者 吴航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