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电力线路下垂钓
钓鱼者很危险 电网“很受伤”
□记者 周灵芝
本报讯 阳光明媚的春天,对喜欢垂钓的市民来说是难得的好时机。市供电公司提醒市民,钓鱼是件轻松惬意的事,但可别忘记头顶上的危险。在野外钓鱼时,一定要远离电线,否则意外可能随时发生。
市供电公司安监部门负责人骆文旭介绍,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因钓鱼引发的人员触电伤亡事故。我市水资源丰富,吸引了大批垂钓爱好者。但现在很多鱼杆鱼具都不是绝缘制品,连上鱼线后的长度也往往超出预计,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误碰带电导线引起触电事故。为此,供电部门早已在垂钓密集地点挂设“高压线下,禁止钓鱼”的警示牌。同时安排人员巡视,凡看见违禁垂钓者都会上前阻劝,告知其危险性。
据了解,《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14条规定:对电力线路下抛掷物体或放风筝,为禁止性行为。国家经贸委于2000年1月5日,在《国家经贸委关于触电事故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明确指出: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甩竿钓鱼属于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14条规定的行为。
除了在高压电线下钓鱼外,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野蛮施工、违规架设广告横幅、放风筝、放孔明灯等,都会影响破坏电路正常供电,给用户和电力部门带来巨大损失。骆文旭还说,在法律规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房,在电力设施保护区或电力设施附近大量搭建蔬菜塑料大棚、设置堆场等都是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的原因。
电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无处不在的安全隐患,层出不穷的外力破坏,已成为电网面临最突出的难题。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线路的延伸,电力设备增多,电力网络日益密集,保护电力设施的任务将越来越重。仅靠供电部门的努力远远不够,保护电力设施还需大家共同努力。在生活中,如市民发现有破坏威胁电力设施安全或用电故障的行为,可以拔0579-87202999报修或110举报。
电力设施保护小知识
电力线路保护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区域,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10千伏5米;35-110千伏10米;220千伏15米;500千伏20米。
电力电缆保护区:地下电缆为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江河电缆一般不小于线路两侧各100米。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1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电力线路设施的行为:
(1)向电力线路设施射击;
(2)向导线抛掷物体;
(3)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三百米的区域内放风筝;
(4)擅自在导线上接用电器设备;
(5)擅自攀登杆塔或在杆塔上架设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线,安装广播喇叭;
(6)利用杆塔、拉线作起重索引地锚;
(7)在杆塔、拉线上拴牲畜、悬挂物体、攀附农作物;
(8)在杆塔、拉线基础的规定范围内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它有害化学物品;
(9)在杆塔内(不含杆塔与杆塔之间)或杆塔与拉线之间修筑道路;
(10)拆卸杆塔或拉线上的器材,移动、损坏永久性标志或标志牌。
在电力线路下钓鱼是非常危险的,鱼竿(线)碰到电力线路上会使线路损坏,发生触电事故。
千万别在电力设施周围挖土、开采。
不能在电力线路300米内放风筝、放氢气球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