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吐槽不够?更要维权?

  3·15看消费者怎么维权(一)

  面对“新买手机使用半个月变弯了能退换货吗?吃饺子磕坏了牙齿怎么赔?”等消费纠纷,法律保障了消费者权益,净化了市场环境。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记者整理出十个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消费维权案例,由市市场监管局就市民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向广大消费者进行解答点评。3·15,让我们共同关注。

  □ 记者 翁俏 通讯员 翁长武

  1元零钱不找补,顾客索赔5830元

  1

  案例回顾:石柱镇人李先生去年7月份到城区某公司营业厅购买一款599元的手机。支付600元现金后,收银员以没零钱为由没将1元钱找补给他。李先生随后拨打客服热线进行投诉。

  第二天,店方联系李先生称可以把1元钱充进他手机账户,但李先生拒绝。7月底,他先后2次到该公司反映此事,要求对方找回1元钱并承担自己为解决此事产生的车费和误工费。

  当时,公司口头同意退还1元钱,并另外给他“30元客户建议费”作为补偿。但一直到8月31日,这笔钱还是没有到位。愤怒的李先生投诉到12315,要向该公司索赔从7月7日到8月31日,53天的误工费5830元。

  市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后认为,公司没有给顾客找零,构成合同违约,“没有零钱”不是免责的理由,因此顾客完全有权力要求找回1元零钱。

  经协商,公司将1元硬币当场交付,并保证在约定时间内将30元“客户建议费”充值到李先生的手机账户。不过,李先生却不同意该解决方案。无奈之下,调解只好终止。

  点评:早前,我市也曾发生过买牙膏不找零钱,用棒棒糖代替的案例。对此,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找零特别提示”,提醒商家“没有零钱”不是免责的“挡箭牌”;提醒顾客遭遇商家不找零时,要注意留存相关证据,包括购物小票、银行刷卡(转账)记录等,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消费维权,讲究合法合情合理。毕竟“斤斤计较”没错,但过度维权不可取。

  吃饺子磕坏牙,消费者获赔6000元

  2

  案例回顾:下馆子吃顿饺子,不料因为馅里有块小骨头,牙齿居然受伤开裂了一颗。这样乌龙的事情,就被市民施女士遇上了。

  去年8月底,40岁的施女士到城区一家水饺店吃晚饭。付了32元钱后,施女士坐在店内吃起了水饺。突然,她感觉牙齿咬到了硬物,接着就是一阵疼痛传来。施女士赶紧吐出饺子,发现肉馅里有一块碎骨头。

  经诊断,施女士左上后牙外伤致劈裂。做了紧急处理后,医生建议对该牙根管治疗后再做修复,后续治疗费用估计需要4000~5500元。

  店方对这些费用会不会发生表示疑虑,希望施女士牙齿医好后再赔。但施女士认为补牙需多次往返医院,补好后赔偿,时间拖得太久,遂要求店方一次性支付后续医药费5500元。

  协商无果,施女士向12315投诉。经调解,双方商定等牙齿康复后再协商赔偿事宜。11月初,施女士牙齿修补完成。店方当场赔施女士医药费、误工费、交通费等费用合计6000元,双方一次性了结此事。

  点评:吃个水饺竟然伤到了牙齿,施女士还真是头一回遇上。卖份饺子居然赔了收银金额的近200倍,店方也是第一次遇上。还好双方均通情达理,解决了此事。到底顾客购物或者接受服务时受到人身伤害,该怎么赔?该向谁索赔?

  市市场监管局表示,根据我国《消保法》和我省相关法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3

  跳舞掉了金镶玉,商家也应承担损失

  案例回顾:去年8月份,家住市区的金女士在一家黄金珠宝店,花费4876元为母亲购买了一款金镶玉项链。收到女儿的礼物后,金女士的母亲十分高兴,立马戴了起来。

  一周后,金女士母亲到广场跳舞,十几分钟后发现项链上价值3829元的和田玉不见了!金女士认为,项链上的玉短时间内掉落属于产品工艺问题,遂提出由店方承担3000元,自己承担829元,交回店里修好的方案。但店方拒绝。

  协商不成,双方一起来到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调查后认为,该金镶玉项链上镶嵌的“和田玉”掉落找不回是事实。但这属于产品质量问题,还是顾客使用不当,根据目前双方举证难以断定。

  经调解协商,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丢失的玉由金女士承担1500元,店方承担2329元。而项链中的千足金,按照当日金价折算出价格,和店方承担的2329元一起折算为千足金首饰的货款,供顾客在该店消费千足金材质首饰。

  点评:根据《浙江省贵金属饰品和珠宝玉石饰品“三包”暂行办法》规定,金女士的金镶玉项链“三包”期为一年,售后10日内,出现因结构缺陷而影响正常使用的(包括镯、链类饰品的装配件失灵、不牢固而影响使用)等质量问题的,顾客有权要求店方承担修理、更换、退货责任。但在“三包”有效期内,该金镶玉项链如果属于顾客使用不当、保管不善等原因造成损坏的,店方可以不“三包”,但可以收费修理。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贵金属和珠宝饰品,一定要分清“三包”范围。

  大巴抛锚飞机误点,旅客获赔

  4

  案例回顾:从永康走高速到萧山机场,正常情况下不超过3小时。重庆人纪先生为了赶晚上9时50分杭州飞重庆的机票,坐上了傍晚6时20分永康发车的机场大巴。可谁也没想到,大巴却中途抛锚了。

  纪先生买的是2015年3月22日回重庆的打折机票,票价546元。机场大巴却在晚上7点12分左右在高速上发生了故障。一个小时后,另一辆大巴车赶来,部分乘客改乘这辆大巴去机场。确认赶不上当晚航班的纪先生,只能跟随修好的大巴车返回永康,找酒店住了一晚。

  第二天,他换乘另一航班到重庆。这次共花费744元,包括100元车费,644元机票费。

  纪先生是来永康出差,因为大巴抛锚,整个行程都被延误,他要求客运公司赔偿损失。但客运公司认为自己并没有违约,最多只能赔偿旅客2倍车费。协商不成,3月23日纪先生向12315投诉,要求客运公司赔偿航班退票损失费、住宿费、大巴费等各类损失合计1054元。

  12315工作人员调查后认为,根据日常乘客经验,永康走高速到萧山机场,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3小时。机场大巴途中出现故障,确实是导致纪先生赶不上航班的原因。经协商,纪先生同意接受客运公司的200元赔偿,其他事宜双方互不追究。

  点评: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买到车票后,纪先生和客运公司的客运合同关系就成立了。公司未在合理期间内将旅客纪先生运送到约定地点,可以视为迟延运输、构成合同违约,依法应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打蜡刮花车玻璃,赔

  5

  案例回顾:去年11月17日,孙女士开着爱车到城区一家洗车店洗车。车洗干净了,车漆面上却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洗不掉。店员表示去污打蜡可以去掉,一次收费180元。孙女士听后,同意照办。

  打完蜡,孙女士却发现前挡风玻璃有许多划痕。店主称有可能是雨刮器刮的。孙女士听了很生气,拒付费用,双方最终不欢而散。第二天,孙女士又发现车后右侧门的玻璃上还有两条清晰的划痕。

  这些划痕到底是雨刮器刮的,还是刀片刮的?4S店员工看过后表示,雨刮器刮的痕迹是有弧度的,不是孙女士车窗上这样直条、横条的。

  这下孙女士就要求洗车店赔偿5000元,可洗车店只同意赔偿3次免费玻璃镀膜。争执之下,孙女士向12315求助。

  12315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请来车主和店主,当场对该车的划痕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车玻璃上至少有21条划痕。店主最终承认店员处理车上的黑色小颗粒时曾用刀片处理,刮出了划痕。经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一次性和解协议:店方赔偿给孙女士因洗车打蜡产生的损失3000元,其他双方互不追究。

  点评:车上黑色的小颗粒到底是什么?店主为什么要用刀片处理呢?4S店表示,黑色的颗粒其实是沥青。而洗车店以为是铁锈,用刀片刮掉打个蜡就好,这才刮花了车玻璃。

  根据《消保法》第7条、第40条第三款、第52条的规定,车主孙女士有权提出赔偿。针对类似的情况,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醒,洗车店遇到不明污渍时,一定要辨明后再清洗,避免划伤车体,给自己和车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永康日报 特别报道 00007 2016-03-15 永康日报2016-03-1500005;永康日报2016-03-1500009;永康日报2016-03-1500006;永康日报2016-03-1500011;永康日报2016-03-1500013;永康日报2016-03-1500012;永康日报2016-03-1500014;永康日报2016-03-1500016;永康日报2016-03-1500015;永康日报2016-03-1500019;永康日报2016-03-1500021;永康日报2016-03-1500022;永康日报2016-03-1500023;永康日报2016-03-1500008;永康日报2016-03-1500007;永康日报2016-03-1500010;永康日报2016-03-1500018;永康日报2016-03-1500017;永康日报2016-03-1500020 2 2016年03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