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赵光君点赞我市污泥干馏碳化处理技术取得的成效

  “点土成金”每年回收成本200多万

  □记者 秦艳华

  本报讯 14日上午,金华市“五水共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贯彻落实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经验,表彰各类先进,研究部署2016年及“十三五”工作。会上,金华市委书记赵光君对我市污水处理厂推行污泥干馏碳化处理技术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徐华水、金政、陈毅成以及四套班子其他领导,法检“两长”在我市分会场参加。市委副书记范晓东在主会场参加,并代表我市领取2015年度金华市“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五水共治”为抓手,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全面优化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引进国际先进的污泥干馏碳化处理项目,破解污泥治理难题,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我市引进密西西比(美国)国际水务公司的干馏法处置污泥技术,并投入1700多万元设计完成两条日处理能力达25吨的生产线,于2013年8月竣工投产。该技术采用无氧热解,避免有氧热解的高碳排放,以及二恶英、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同时污泥中的重金属利用玻璃熔融原理进行固化,避免重金属溶出环境风险。污泥经过干馏处理后改变了原先污泥填埋的状态,销往新疆建设兵团等地,实现变废为宝。目前,两条生产线日处理淤泥达50吨,按每10吨淤泥产生1吨生物炭计算,每年回收成本达两百多万元,实现“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处置,综合效益比传统处置方法大大提升,得到了国家环保部的肯定。

  在全面探索“点土成金”经验同时,我市“五水共治”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去年我市坚持全域治理、全民治水,不断巩固灭黑臭、“清三河”的成果,实现了“提水质”目标,并获得了金华市“五水共治”先进县市称号。今年,站在新起点上,我市将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打赢“三年可游泳”这场决胜仗,切实做好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工作。在治污水方面,以桐琴桥断面水质基本达到Ⅲ类为重点全面推进;在防洪水方面,完成钱塘江干堤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工作;在排涝水方面,新建排水管网、提标改造管网、雨污分流、清淤排水管网等工作;在保供水方面,将完成屋顶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统、节水器具改造、符合条件的“一户一表”改造、高效节水面积等工作,通过全域化有序推进实现“可游泳”目标,让一江清水送下游。

  赵光君指出,金华市“五水共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得到上级肯定、百姓认可,足可载入金华史册。现在治水工作进入“深水区”,面临难啃“硬骨头”的形势,任务依然艰巨。大家要清醒认识金华地处全省上游区位特征,充分利用有利的治理条件,提升目标、加压奋进,确保“十三五”全面消灭V类水质断面,提前一年建成基本无违建市,念好“拆、治、归”三字经,继续推动“五水共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为下游地区治理赢得时间,为金华发展赢得新优势、抢占新先机。

  赵光君强调,作为全省治水工作的样板,全市各地要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新要求,积极响应省委“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号召,把弦绷得更紧、劲鼓得更足,以饱满的精神、战斗的姿态,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五水共治”攻坚战、巩固战、持久战。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6-03-15 永康日报2016-03-1500013;25042 2 2016年03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