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人文视线

文章导航

  七棚头流传着一个离奇的故事

  为建造这幢屋

  “吃掉一个稻草垛”

  □孙苗

  古山一村有一幢胡姓老宅,村民们称之为七棚头。我的很多胡姓同学都住在那里。小时候,我去同学家玩,在雕花绕梁的天井里绕来绕去,那时从来不觉得那房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时候,我听父亲说过一些跟七棚头有关的事,他也是从爷爷那里听来的。

  那时,建造这幢房子时有“吃掉一个稻草垛”之说。七棚头占地2700多平方米,石头地基,柱头马腿门面雕花,工程浩大,需要的工人很多。厨房管事苦于每日的菜系变化,某日突发奇想,为了多加一个菜,何不拿田里的稻草试试。于是,他悄悄去宅边的稻草堆里抱了一捆堆在那里当柴烧的干稻草,切成小段,用油煎到酥脆,装盘当成一个菜,端给工人们下饭。不明就里的工人们感觉这个菜酥酥脆脆的特别好吃。从此,厨房管事每天都到田里的稻草垛上拿一捆干稻草做菜。久而久之,待工程完工时,田里那个几乎两人多高的稻草垛被吃得所剩无几。而工人们一直不知道他们吃的那个菜,是用干稻草做的。

  那个时候大多是师傅带着徒弟们干活,主人注意到有一个木匠师傅,每天都打发徒弟们干活,自己却是吃完饭就躺到躺椅上休息。一天两天过去了,主人还可忍受,十天半月过去了,主人终于忍无可忍了。于是,当师傅又躺回躺椅时,他过去把师傅一顿臭骂,质问师傅怎么可以这样只吃闲饭不干活。正在闭目养神的师傅被骂昏了头,跳起来连声说:“糟了糟了糟了!”他说这段时间一直在心里盘算,这幢房子需要多少根柱子、多少根横梁以及需要多少个榫卯、多少根竹桁条,现在好了,心里刚刚算出来就被主人骂忘记了。主人不信,觉得他这是给自己不干活找借口,决定辞退他。师傅临走时留下话:“我走了以后,你这房子造不起来。”第二天,主人发现那些工人都站在那儿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干什么活。一问才知,每天都是师傅根据心里的推算给他们安排当天要做的活。如今师傅不在了,他们都不知道如何接下去造房子了。没办法,主人只能把师傅请回来。从此以后,师傅依然是每天吃完饭就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地推算,主人再也不敢指责他了。

  建于1808年的这座胡氏旧宅,恢宏壮观。也许是年久失修,也许是因后代子孙不和而有人故意破坏,在上世纪80年代,这幢老宅隔三差五突然失火。后来坊间传言,只要是古山集市夏季交流会那天,如果天不下雨,七棚头必有火光之灾。我小时候,站在村口看着不远处的火光,内心总是有种惶惶然的不安之感。

  现如今,胡氏的后代们都各有了发展,另造新屋搬离了老宅,一整幢旧宅里住满了租住的外地人。那些古旧甚至有些残缺的花梁、拱木、雀替、马腿正在默默地向后人,再次讲述当年主人发家致富的传奇经历。


永康日报 人文视线 00004 2016-02-21 永康日报2016-02-2100010 2 2016年02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