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规上工业产值
进入全省千亿方阵
金政要求再造工业强市新优势
□记者 王导 实习生 胡可
本报讯 “新的一年,我们企业计划实现增长30%。”这两天,看着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状态的生产车间,浙江飞哲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月飞信心满满。
飞哲工贸于2014年底从缙云搬迁回到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要生产散热器片。因产品口碑良好和市场份额稳定,飞哲工贸实现了逆势飞速增长。短短一年时间,飞哲工贸实现税收1300多万元,一举跻身纳税五十强。
飞哲的“速度”,为我市去年工业经济答卷“加”了重要一分。像飞哲工贸一样,我市600多家规上工业龙头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逆势增长,完成了我市工业经济答卷上的一道道“加分题”,共同递交了一份振奋人心的答卷:2015年,我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成绩来之不易。在国内外经济跌宕起伏的这两年,我市坚定不移高举“工业强市”大旗,围绕“千亿”目标,做足了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量文章。引领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回归实业,全市形成坚守实业、回归主业、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全年投入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20.5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14.04亿元,装备制造业的投资12.67亿元。新增规上产值超100亿的企业1家,10亿元以上2家。
工业经济实现稳开稳走、稳中有好、好中有进。从税收入库情况看,纳税100强企业入库税收34.5亿元,增长15.9%,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制造业企业中,众泰集团纳税突破10亿元,增长216%、道明光学增长130%、哈尔斯增长66.8%、泽辉公司增长65.5%、利康集团增长56.8%、飞剑工贸增长46.7%、永压铜业增长45.5%。
意义思之深远。进入“千亿俱乐部”,意味着我市工业经济登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在探索“二次出发”、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的道路上迎来了新挑战。
资本市场对接取得有效突破为迎接挑战奠定了基础。“中坚科技”在中小板成功上市,“宏伟供应”在新三板顺利挂牌;哈尔斯以1800万瑞士法郎收购瑞士希格公司(SIGG)100%股权,道明光学收购巴西ONYX公司51%的股权,迈出了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今年,我市还将新增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家,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托管中心挂牌企业3家,新增股份制企业9家,掀起对接资本市场的新高潮。
“去年我们实现了‘破百’目标,实现总产值100多亿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对接资本市场,为打造民族品牌汽车而努力。”众泰汽车集团品牌总监徐洪飞说。
站在“千亿”新台阶,市长金政提出了“小企业五年倍增、大企业十年添零”的新目标。面对新的征程,我市将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升级,补齐六大短板,实现六大转换,再造工业强市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