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群“老男孩”的足球梦
上月26日,吃过晚饭,孙波像往常周末一样,开着车前往位于我市经济开发区的一座足球场踢球。
今年40岁的孙波,是我市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他还有一个身份——飞月足球队的领队。一说起这支球队,孙波就显得神采飞扬:“我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本地人,也有新永康人。我们因为足球相聚一起,都有一颗热爱足球的心。”
□记者 应玲菲 施美园
因为热爱足球
20年前一批年轻人走在一起
飞月足球队成立于2013年,是我市现有10余支业余球队里实力较强、平均年龄较大的一支队伍。
孙波告诉记者,球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可以组织正规赛事,他们一直在努力实践心中的一个足球梦,就是让永康的业余足球爱好者能有自己的品牌赛事,让足球运动成为永康民间体育的招牌项目。
孙波是杭州人,从小就喜欢足球。初中时,他和很多怀着足球梦想的少年一样,曾想进入足球专业学校学习。虽然这个梦法没能实现,但他心中的足球梦却始终没有破灭。
1996年,孙波来到永康工作,认识了金晓攀、吴华刚等一批年龄相仿的足球爱好者,经常相约一起踢球。
担任球队教练金晓攀说,那时,还没有组建足球队,大家也都没有手机,联系也不像现在方便,但一到周末,大家总能准时在集聚点汇合,雷打不动地去踢球。
球友筹集200多万元,修建自己的足球场
“当时,踢球最困难的事莫过于找到一个好球场。”金晓攀说,因为没有球场,踢场球很困难。“永康一些学校虽然有球场,但一般不对外开放,想去学校踢球往往需要私下找关系。”金晓攀笑着表示,为了踢球,他们还时常跑丽水、缙云等地的一些学校,有时候还因为没有协商好,中途被赶出球场,那种“居无定所”的感觉特别无奈。有时实在没场地,他们就去一些收费的地方,踢一场5人制的球就要花800元。
2013年,吴华刚想,自己的厂区门口刚好有块5000平米的空地,何不在那里建个球场呢?既能满足自己人踢球的愿望,又能为我市广大足球爱好者们提供一个好的场地,何乐而不为?
吴华刚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一起玩球的球员们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筹集200多万元,修建了足球训练场,并聘请了中超职业球员当教练。
有了自己的球场,当然也要有自己的球队。为了感谢吴华刚的帮助,队员们决定,成立一支以吴华刚厂名命名的球队——飞月足球俱乐部。
第一次参赛就获得浙中足球联赛乙级组亚军
2013年7月,球场正式建成,球队也有了自己的“家”。
“球队刚建立时才七八个人,连一场7人制的球赛都踢不了。”孙波说,因为球队成立得比较晚,很多爱踢球的人都已加入其他足球队。为了组建起一个完整的球队,他也没少费心。慢慢的,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飞月足球队也有了30名成员。
2015年11月份,飞月足球俱乐部参加了金华浙中足球俱乐部联赛乙级组比赛,获得亚军。“这是我们球队第一次正式参加比赛,没想到能获得亚军,很兴奋。”孙波告诉记者,这种比赛是浙中地区规模较大的联赛,每年一次,分乙级组、甲级组、超级组,有各地的几十支球队。参赛的方式:如果是第一次参加的球队,都要从乙级组开始比赛,获得冠亚军的才可以晋级。晋级成功的球队,意味着明年可以参加金华浙中足球俱乐部联赛甲级组的比赛。
“这一次成功晋级给我们球队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孙波表示,虽然球队里的球员都是业余爱好者,但每个球员都很努力,向着正规化标准化迈进,就像他还专门考取了D级教练员证书,球员徐俊豪已被沈阳沈北足球俱乐部二线队相中;年龄最小的球员程仁钦,以前是杭州绿城专业足校的学员,也是该队的技术教练。
球场免费开放
欢迎足球爱好者加入
孙波说,前段时间举办了“贺岁杯”8人制邀请赛,目的是希望社会各界的足球爱好者能汇集永康,把永康业余足球氛围推上一个新的高潮。这次比赛吸引了东阳、缙云等邻近县市的多支球队参加,也吸引了一大批足球爱好者前来观看。
“足球的魅力,没有深入了解的人可能不会明白,但它就是能吸引热爱他的人为它呐喊,为它哭泣,为它欣喜,甚至为它疯狂。”球员徐育哲告诉记者,在球队的日子特别舒畅,大家来自各行各业,每周举行两场球赛,踢完球一起吃饭喝酒,大家在一起都是兄弟、朋友,足球带给他的已经不光光是爱好这么简单了。
“有人说足球是属于年轻人的运动,因为场地太大,对球员的体能要求高。都说上了岁数,就该把这片绿茵场交给那些有体能、有冲劲、血气方刚的后生晚辈们,可我们这些‘老男孩’舍不得这片球场呢。”金晓攀表示,球队球员虽有30人,但70后就占了十几位,许多球员都是我市最早一批踢球的人,算是“老人”了。看着之前踢球时的“居无定所”,到现在有了自己的球场,金晓攀打心眼里高兴:“希望更多热爱足球的年轻人能加入我们,我们的球场将免费为爱好踢球的人开放,随时欢迎大家。”